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搜索关键字:瀑布模型    ( 324个结果
《20171214-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阅读笔记2》
第五章 团队和流程 软件团队的模式: 主治医生模式,明星模式,社区模式,业余剧团模式,秘密团队,特工团队,交响乐模式,爵士乐模式,功能团队模式,官僚模式 开发流程:写了再改模式,瀑布模型,瀑布模型的各种变形,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统一流程,老板的驱动的流程,渐进交付的流程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7-12-14 21:07:58    阅读次数:159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03
最近又跟随老师的进度阅读了《构建之法》的“软件团队和开发流程”部分。自从学习软件工程以来,每次的作业和程序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做的,从未尝试过和别人一起来写程序。想到自己如果以后和别人一起来写程序,感觉有些开心,因为这样的话自己就可以减少代码量,完成作业更轻松。但是再仔细一想又觉得很烦恼,因为几人人合作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7-12-09 19:28:49    阅读次数:119
20171103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阅读笔记2
本周阅读了《构建之法》第五章。 第五章讲了几种软件团队的模式、软件开发流程; 邹欣老师的这本书,写得形象生动,第五章用体育运动等团队例子引出软件开发团队的形式。软件团队形式多样,适用于不同的人员与需求。团队可能会演变的模式有:主治医师式、明星模式、社区模式、业余剧团模式、秘密团队、特工团队、交响乐团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7-11-03 23:59:27    阅读次数:351
《20171102-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阅读笔记》
第5章 团队和流程 —— 5.3 开发流程 —— 5.3.2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存周期的各项活动规定为按固定顺序而连接的若干阶段工作,形如瀑布流水,最终得到软件产品。它在1970年由温斯顿·罗伊斯(Winston Royce)提出,直到80年代早期,它一直是唯一被广泛采用的软件开发模型。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7-11-02 21:08:33    阅读次数:208
课后作业-阅读任务-阅读提问-3
1.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与用户的第一印象不冲突吗?软件团队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如若不首先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那么生产的产品会畅销吗?阅读书第十二章用户体验提出的问题。 2.瀑布模型是一个反映人类解决问题思路的常用模型,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什么还会衍生出子瀑布模型,难道不会产生很多问题吗?阅读数第五章团队和流程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7-10-30 19:54:53    阅读次数:139
软考的软件工程选择题
某开发小组预开发一个规模较大,需求较明确的项目。开发小组对项目领域熟悉且该项目与小组开发过得某一项目类似,则适宜采用——瀑布模型开发过程模型。分析: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存周期各个活动规定定为以线性顺序连接的若干阶段的模型,它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7-10-14 12:54:09    阅读次数:149
第三次博客
一、学习scrum心得 整个团队必须理解 Scrum 的目的和限制。如果管理团队把 Scrum 当作一种新的管理流程,那么这个理解绝对是错误的,而且有害。要正确理解 Scrum 的实施原则,需要从理解其设计目的开始。 我所理解的 Scrum 的目的在于两点: 1.适应变化 Scrum 的一个基本假设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7-10-10 23:14:45    阅读次数:191
20171006-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阅读笔记
第七章-MSF: MSF【Microsoft Solution Framework】:微软解决方案框架; MSF基本原则: 1.推动信息共享与沟通--MSF团队模型和MSF过程模型也是建立在“信息共享与沟通”原则上的; 2.为共同的远景而工作--远景-->长远的目标->必须是明确的,无二义性,不为空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7-10-06 16:25:39    阅读次数:133
20170926-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阅读笔记
1、代码复审的形式:自我复审,同伴复审,团队复审 2、瀑布模型的局限性: (1)各步骤之间是分离的,但是软件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步骤不能这样严格分离出来 (2)回溯修改很困难,甚至是不肯能,但是软件盛传过程中需要回溯 (3)最终产品直到最后才出现,但是软件的客户,甚至软件工程师本人都需要尽早知道产品的原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7-09-26 21:22:10    阅读次数:145
20170926-阅读任务-阅读提问
瀑布模型有适用范围吗? 书上说是有的: 如果产品的定义非常的稳定,但是产品的正确性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每一步大验证,产品模块之间的缺口,输入和输出能很好的用形式化的方法定义和验证,使用的技术非常的成熟,团队成员都很熟悉这项技术,负责各个步骤的子团队分属不同的机构,或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可能做到频繁的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7-09-26 21:10:01    阅读次数:149
324条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 33 下一页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