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JDK1.2版本开始,把对象的引用分为四种级别,从而使程序能更加灵活的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这四种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和虚引用。
1 . 强引用(StrongReference) 强引用是使用最普遍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具有强引用,那垃圾回收器绝不会回收它。当内存空间不足,Java虚拟机宁愿抛出OutOfMemoryError错误,使程序异常终止,也不会靠随意回收具有强引用的对象...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22 19:13:31
阅读次数:
184
在Java中,虽然不需要程序员手动去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但是如果希望某些对象具备一定的生命周期的话(比如内存不足时JVM就会自动回收某些对象从而避免OutOfMemory的错误)就需要用到软引用和弱引用了。 从Java SE2开始,就提供了四种类型的引用: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和虚引用。Java中提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17 16:08:44
阅读次数:
158
1.对象的强、软、弱和虚引用 在JDK 1.2以前的版本中,若一个对象不被任何变量引用,那么程序就无法再使用这个对象。也就是说,只有对象处于可触及(reachable)状态,程序才能使用它。从JDK 1.2版本开始,把对象的引用分为4种级别,从而使程序能更加灵活地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这4种级别由高到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08 07:48:37
阅读次数:
256
博主最近在整理Java集合框架时,在整理到WeakHashMap的时候,觉得有必要先阐述一下Java的引用类型,故此先整理的这篇文章,希望各位多提提意见。
??闲话不多说,直接进入主题。Java中提供了4个级别的引用:强应用、软引用、弱引用和虚引用。这四个引用定义在java.lang.ref的包下。
强引用( Final Reference)??就是指在程序代码中普遍存在的,类似Object o...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3-17 14:50:45
阅读次数:
394
众所周知,java中是JVM负责内存的分配和回收,这是它的优点(使用方便,程序不用再像使用c那样操心内存),但同时也是它的缺点(不够灵活)。为了解决内存操作不灵活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软引用等方法。在JDK1.2以前的版本中,当一个对象不被任何变量引用,那么程序就无法再使用这个对象。也就是说,只有对象处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2-26 23:25:10
阅读次数:
256
引用计数法标记清除法复制法(新生代,适合垃圾对象多,存活对象少)标记压缩法(老年代)相当于标记清除算法+内存碎片整理强引用,软引用(SoftReference),当堆空间不足时回收,软引用不会引起内存溢出弱引用(WeakReference),发现即回收虚引用垃圾回收器:串行回收器:-XX:..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2-16 15:11:06
阅读次数:
139
一、引用基本概念 从JDK1.2版本开始,把对象的引用分为四种级别,从而使程序能更加灵活的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这四种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1、强引用(StrongReference) 如果一个对象具有强引用,那就类似于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垃圾回收器绝不会回收它。当内存空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2-15 10:39:38
阅读次数:
176
转自:http://my.oschina.net/ydsakyclguozi/blog/404389多谢博主分享1、强引用(StrongReference) 强引用是使用最普遍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具有强引用,那垃圾回收器绝不会回收它。如下:1Objecto=newObject();//强引用 当.....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1-25 01:17:59
阅读次数:
241
如果一个对象只有弱引用指向它,垃圾回收器会立即回收该对象,这是一种急切回收方式。相对的,如果有软引用指向这些对象,则只有在JVM需要内存时才回收这些对象。弱引用和软引用的特殊行为使得它们在某些情况下非常有用。例如:软引用可以很好的用来实现缓存,当JVM需要内存时,垃圾回收器就会回收这些只有被软引用指...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1-09 00:56:56
阅读次数:
235
众所周知,java中是JVM负责内存的分配和回收,这是它的优点(使用方便,程序不用再像使用c那样操心内存),但同时也是它的缺点(不够灵活)。为了解决内存操作不灵活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软引用等方法。 在JDK1.2以前的版本中,当一个对象不被任何变量引用,那么程序就无法再使用这个对象。也就是说,只有对....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11-20 19:13:42
阅读次数: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