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近邻算法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工作原理就是:将新数据的每个特征与样本集中数据对应的特征进行比较,然后算法提取样本集中特征最相似的数据的分类标签。一般来说,只提取样本数据集中前K个最相似的数据。通常K不大于20,最后选择K个最相似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分类,最为新的数据分类。
但是K~近邻算法必须保存全部的数据集,如果训练数据集很大,必须使用打量的存储空间。此外,由于必须对数据集中每个...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10-22 18:24:18
阅读次数:
192
二位数组的创建、赋值、提取示例:二维数组练习:语文数学外语共三门课的成绩,共九个人,输入到一个二维数组中定义集合并添加数据示例:移除数据示例:移除数据索引为某数的示例:计算数据中共有几组数据示例:集合的练习:练习一:输入人数,录入分数,存到集合里面,之后再读取出来,求平均分练习二:输入人数,输入每一...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10-22 17:57:13
阅读次数:
240
定解方程组 计算过程: 注意:
矩阵系数中,逗号和分号的使用
矩阵除法用反斜杠
矩阵中的值提取用小括号,行列数从1开始算 不定方程组 未知数大于方程数,其解有无数个,matlab可以求出其中一个特定解
计算过程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22 14:11:49
阅读次数:
135
Reverse digits of an integer.Example1:x = 123, return 321Example2:x = -123, return -32思路: 很简单的思路,对x对10取余数,把x从低位到高位的数字依次提取出来,再每次对结果乘10加上新取出的个位,最后x=x/1....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22 00:45:15
阅读次数:
135
//UdpReceive.java
/*
定义udp的接收端。
思路:
1.定义udpSocket服务。通常会监听一个端口,其实就是这个接收网络应用程序定义一个数字标示。
2.定义一个数据包,用来存储接收到的字节数据。
因为数据包对象中有特有功能可以提取字节数据中不同数据信息。
3.通过Socket服务的receive方法将收到的数据存入已定义好的数据包中。
4.通过数据包对象的特有功能将这...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21 21:40:55
阅读次数:
196
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是一种检測局部特征的算法,该算法通过求一幅图中的特征点(interest points,or corner points)及其有关scale 和 orientation 的描写叙述子得到特征并进行图像特征点匹配,获得了良好...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21 19:18:31
阅读次数:
252
substring 方法用于提取字符串中介于两个指定下标之间的字符substring(start,end)开始和结束的位置,从零开始的索引参数 描述start 必需。一个非负的整数,规定要提取的子串的第一个字符在 stringObject 中的位置。stop 可选。一个非负的整数,比要提取的子...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10-21 19:18:17
阅读次数:
184
透视表提取不重复记录(5)-不能用于下拉选项
设计要点:不重复、数据透视表、下拉选项
秀秀:哼,透视表虽然是很强,但是有很多软肋呢!
阿金:嗯?——,你对透视表能有这么深入的了解?是你不会用吧。
秀秀:且!你看,它虽然可以自动提取出现值,但是不能把它作为下拉选项的数据源。
阿金:噢?俺看看。嗯,可能是它认为数据透视表的右下区域都有数据,所以单元格不为空,如果用counta()函数不能判断...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21 12:22:47
阅读次数:
204
首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编程是不需要任何数理化知识的,最多最多只需要会数数,1,2,3,4,5的往上数。只有在用程序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才会用到数学知识。一般情况下,网络应用,文件处理,分割,数据提取,报表通知这些应用,根本不需要任何数学知识。计算机语言编程的主要内容就这些:数字,文字,循环,公式...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21 10:03:16
阅读次数:
182
有一些功能需求,需要在DOM载入时马上执行一些函数,但又不愿意仅为了这一个需求而引入整个JQuery库,于是就把jQuery的方法提取出来,单独使用了。大家可以使用windows.onload事件,但onload在看来,就是页面上的东西(img,iframe等资源)全部都加载完毕后才能发生,如果页面...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10-21 08:52:24
阅读次数: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