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是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在JavaScript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万物皆对象。既然是面向对象的,那就有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封装、继承、多态。这里讲的是JavaScript的继承,其他两个容后再讲。JavaScript的继承和C++的继承不大一样,C++的继承是基于类的,而JavaS...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2-15 10:37:49
阅读次数:
238
??
模式:是在某种情境下,针对某问题的某种解决方案。
愿力与你同在:目标和约束
编程真理:CHANGE
OO基础:抽象 封装 继承 多态
设计原则:
1 封装变化。找出应用中可能需要变化之处,把它们独立出来,不要和那些不需要变化的代码混在一起。
2 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
3 多用组合,少用继承。
4 为了交互对象之间的松耦合设计而努力。
5 开放-关闭原则。类应...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2-12 12:32:22
阅读次数:
111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一、封装1、set方法(1)作用:提供一个方法给外界设置成员变量,可以在方法里面对参数进行过滤(2)命名规范: 方法都是以set开头,而且后面要跟上成员变量名,成员变量名的首字母必须是大写(3)形参名称不要和成员变量同名(4)返回值一定是void(5)一定要接收一...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2-08 23:06:35
阅读次数:
264
Java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Net培训、期待与您交流!S2A技能点: 1、学会“自己”进行大量复杂数据的管理(数据类型、集合、xml、文件) 2、学会“优化”代码编写--- 复用、可扩展、可替换(封装、继承、多态)什么是“跨平台”---- 您的应用程序.exe,能够在其他的操作平...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2-08 16:46:25
阅读次数:
158
C++封装继承多态总结面向对象的三个基本特征面向对象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封装、继承、多态。当中,封装能够隐藏实现细节,使得代码模块化;继承能够扩展已存在的代码模块(类);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代码重用。而多态则是为了实现还有一个目的——接口重用!封装什么是封装?封装能够隐藏实现细节,使得代码模块化;封...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2-04 14:29:27
阅读次数:
489
面向对象OO:
在python中一切皆对象。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
1.封装
2.继承
3.多态
抽象/实现:对实际问题建模,定义属性和方法,并现实化。
封装/接口:对数据进行隐藏,对数据提供属性和访问函数。
类/基类/子类:对属性和方法的抽象,描述一组对象的语法结构。
实例/对象:存放类中定义的属性和方法的具体信息,python中一切皆对象。
方法:就是在类中实现功能...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2-04 09:27:57
阅读次数:
193
面向对象三要素Posted on2009-12-11 09:06我不是高手阅读(3595) 评论(1)编辑收藏面向对象三要素是:封装 继承 多态封装封装就是事物抽象为类,把对外接口暴露,将实现和内部数据隐藏。继承面向对象编程 (OOP) 语言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继承”。继承是指这样一种能力:它可以使...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2-02 22:43:08
阅读次数:
227
Java中的类可以分为三种: 类:使用class定义且不含有抽象方法的类。 抽象类:使用abstract class定义的类,它可以含有,也可以不含有抽象方法。 接口:使用interface定义的类。 类可以继承(extends)类,可以继承(extends)抽象类,可以继承(impl...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2-02 13:53:40
阅读次数:
181
作者:thoughtInShare 出处:http://www.cnblogs.com/thoughtInShare 欢迎转载,也请保留这段声明。谢谢!类可以理解为自定义的数据类型,可以用来定义变量,定义的变量都是引用变量;Java的三大特征:封装,继承,多态;使用private,protected...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1-29 17:28:50
阅读次数:
203
1 程序 = 算法 + 数据
2 结构化编程
C 面向过程
强调算法
3 面向对象编程
C++ 面向对象 强调数据
类是一种规范,描述数据的格式
类 = 数据 + 算法 +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
4 泛型编程
独立于数据类型 强调算法
5 sizeof
sizeof是运算符,对类型一定需要加括号,对变量括号可选
例如:
l...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1-28 21:29:28
阅读次数: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