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TL值 TTL值是生存时间(Time To Live)的缩写,IP包被路由器丢弃之前允许通过的最大网段数量。虽然意思是生存时间,但看这个解释是不是有点让人摸不清头脑? 好那么我们可以看看IP数据包,这个TTL值到底是指什么?结果我干了一件事就是ping了www.baidu.com的域名,我们来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6 13:43:03
阅读次数:
9
利用ClientDataSet的XMLData成员是数据的XML表达,可以非常直观的观察在执行撤消恢复等操作的细节。帮助我们区分几种撤消与恢复操作的不同。 请注意下图中的 CHANGE_LOG的值ROW RowState项和程序标题ChangeCount在执行不同操作时的变化。 **********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3 13:05:09
阅读次数:
7
四、实验结论 1. 教材实验1(P45) (1)使用Debug,将下面的程序段写入内存,逐条执行,观察每条指令执行后CPU中相关寄存器的内容变化 使用e命令修改内存: 使用a命令修改内存: (2)将下面3条指令写入从2000:0开始的内存单元中,利用这三条指令计算2的8次方 单步调试: 开始部分: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1-12 13:30:43
阅读次数:
5
作者|PROCRASTINATOR 编译|VK 来源|Analytics Vidhya 概述 了解类权重优化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在logistic回归或任何其他算法中使用sklearn实现相同的方法 了解如何在不使用任何采样方法的情况下,通过修改类权重可以克服类不平衡数据的问题 介绍 机器学习中的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06 02:46:36
阅读次数:
29
10行代码理解Java锁消除导语:锁消除是Java虚拟机在JIT编译期间,通过对运行上下文的扫描,去除不可能存在共享资源竞争的锁,通过锁消除,可以节省毫无意义的请求锁时间。本文作者举例说明了锁消除,并分析了锁消除的条件,本文适合对于深入了解JVM有兴趣的开发者。问题:我听说JVM会对锁进行优化,所以如果我写了synchronized,JVM会帮我做优化!对吗理论:在当前Java内存模型中,未观察到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1-04 18:40:32
阅读次数:
18
点赞再看,养成习惯,微信搜索【三太子敖丙】关注这个互联网苟且偷生的工具人。本文GitHubhttps://github.com/JavaFamily已收录,有一线大厂面试完整考点、资料以及我的系列文章。前言锁我想不需要我过多的去说,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吧?在多线程环境下,由于上下文的切换,数据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或者数据被污染,我们需要保证数据安全,所以想到了加锁。所谓的加锁机制呢,就是当一个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04 18:29:57
阅读次数:
17
1.1问题现象 一个朋友再次遇到SQL解析失败的问题,导致数据库负载很高,让整个数据库无法正常运行业务SQL。 本篇文档对解析失败,从而引发的数据库性能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现象:数据库负载很高,业务反映数据库慢 or 部分业务无法正常处理; 1.2 AWR观察 快速创建一个awr报告观察里面的指标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11-04 17:58:27
阅读次数:
26
比赛链接:https://codeforces.com/contest/1436 ##A.Reorder ##题解 经过模拟计算,观察到 \(\sum_{i=1}^n \sum_{j=i}^n \frac{a_j}{j}=\sum_{i=1}^n a_i\) 判断每个n个数的和sum与m是否相等即可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02 10:35:02
阅读次数:
17
一、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基于事件和响应的设计模式。存在一对多的依赖关系。 常用于游戏中 简单来说观察者的接口为Observer,被观察者的接口为subject。当被观察者发生了变化,就会触发,通知所有的观察者做出反应。 二、工厂模式 就是把初始化的复杂且冗余的代码整合到一个类里面。 简单工厂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01 22:16:13
阅读次数:
22
463. 岛屿的周长 给定一个包含 0 和 1 的二维网格地图,其中 1 表示陆地 0 表示水域。 网格中的格子水平和垂直方向相连(对角线方向不相连)。整个网格被水完全包围,但其中恰好有一个岛屿(或者说,一个或多个表示陆地的格子相连组成的岛屿)。 岛屿中没有“湖”(“湖” 指水域在岛屿内部且不和岛屿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01 10:28:19
阅读次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