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Stream类是大多数程序员都会遇到的第一个过滤器输出流,因为System.out就是一个PrintStream。不过,还可以使用下面两个构造函数将其他输出流串链到打印流: public?PrintStream(OutputStream?out)
public...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2 16:21:58
阅读次数:
178
---恢复内容开始---今天开发wp8.1,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从第一个页面跳到第二个页面,在第二个页面按返回,结果程序退出了。原来是系统把返回键定义成退出了。解决办法:在第一个页面加入如下代码将下面代码放到第一个页面构造函数中,并保证此代码只会执行一次。(全局事件,注册一次就好)Windows.Ph...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2 15:21:08
阅读次数:
162
一、构造函数的特点
(1)构造函数是类的一个特殊的成员函数,函数名与类名相同;
(2)构造函数的访问属性应该是公有(public)访问属性;
(3)构造函数的功能是对对象进行初始化,因此在构造函数中只能对数据成员做初始化,这些数据成员一般为私有成员,在构造函数中一般不做初始化以外的事情;
(4)构造函数可以在类内定义也可以在类外定义;
(5)构造函数无函数返回类型。注意:是什么也不写,也...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10-12 12:56:37
阅读次数:
210
一、常数据成员
使用const关键字进行说明的数据成员,称为常数据成员。其作用和用法与一般常变量(const变量)相似,但常数据成员的值是不能改变的。
注意:只能通过构造函数的参数初始化表对常数据成员进行初始化,不能采用在构造函数中对常数据成员赋初值的方法。
例如:
如在类体中定义了常数据成员age:
const int age; //声明age...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2 12:39:27
阅读次数:
152
拷贝构造函数(深拷贝vs浅拷贝)
类对象之间的初始化是由类的拷贝构造函数完成的。它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函数,它的作用是用一个已知的对象来初始化另一个对象。如果在类中没有显式地声明一个拷贝构造函数,那么,编译器将会自动生成一个默认的拷贝构造函数,该构造函数完成对象之间的位拷贝。位拷贝又称浅拷贝。
一、拷贝构造函数定义格式
类名::拷贝构造函数名(类名& 引用名)
例如:
Tdate ::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2 12:23:07
阅读次数:
227
类对象内部嵌套类对象,被嵌套的对象成为内嵌对象。内嵌对象是该类对象的组成部分,当创建该对象时,其内嵌对象也被自动创建。
C++中通过构造函数的初始化表为内嵌对象初始化。组合类的带有初始化表的狗仔函数的定义格式为:
类名::构造函数名(全部参数表):内嵌对象1(参数表1),内嵌对象2(参数表2),...
{ 构造函数体 };
声明格式为:
类名::构造函数名(全部参数表);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2 12:21:27
阅读次数:
157
可以。 但是这个实体类必须有无参构造函数(默认的构造函数)。如:public class A { //这个构造函数必须要有(在没有构造函数重载时可以省略,因为运行时会为A添加默认构造函数) public A() { }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2 11:57:37
阅读次数:
147
继承 解决代码的冗余,实现多态,增加了代码的扩展性,便于维护 继承的特性: 1.单根性:一个子类只能有一个父类 2.传递性:孙子继承爷爷 3.子类能继承父类的方法和属性,不能继承私有字段 4.子类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用使用关键字base 5.父类只能调用自己的成员,不能和使用子类的成员 6.子类之间....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2 03:28:57
阅读次数:
144
封装 字段:存储数据,访问修饰符应该设置为private私有的string _name;属性:保护字段,对字段的取值和赋值进行限定public string Name{ get { return _name; } set { _name = value; }}构造函数:初始化对象,当创建...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2 02:22:57
阅读次数:
121
过滤器通过其构造函数与流连接。例如,下面的代码段将缓冲文件data.txt的输入: InputStream?in?=?new?FileInputStream("F:/data.txt");
BufferedInputStream?bin?=?new?BufferedInputStream(in); 从文件...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2 00:36:07
阅读次数: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