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ASP.NET MVC项目中碰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controller中设置了Session,但在另一个controller的构造函数中无法获取该 Session,会报"System.NullReferenceException"错误。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希望在controller构造函数中获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09-17 18:30:02
阅读次数:
310
1、枚举枚举的创建:enum 枚举名{}枚举的作用:限定取值范围枚举的特性: 1、枚举是一个特殊的类。抽象类 2、枚举类中声明的每一个枚举值代表枚举类的一个实例对象。通过匿名内部类实例化的一个静态对象。 3、与Java中的普通类一样,在声明枚举类时,也可以声明属性、方法、构造函数,...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9-17 18:16:12
阅读次数:
244
常见的不不能声明为虚函数的有:普通函数(非成员函数);静态成员函数;内联成员函数;构造函数;友元函数。1、为什么C++不支持普通函数为虚函数?普通函数(非成员函数)只能被overload,不能被override,声明为虚函数也没有什么意思,因此编译器会在编译时邦定函数。2、为什么C++不支持构造函数...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9-17 18:07:52
阅读次数:
241
1.当析构函数为虚函数时,其所有派生类的析构函数都将自动成为虚函数(不管是否被标记为virtual)。2.当基类的析构函数为虚函数时,如果对子类调用析构函数时,程序会先调用派生类的析构函数,然后再去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但如果基类的析构函数不是虚函数时,那么只会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例:class Ba...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17 14:51:32
阅读次数:
133
Autofac和其他容器的不同之处是它和C#语言的结合非常紧密,在使用过程中对你的应用的侵入性几乎为零,更容易与第三方的组件集成,并且开源,Autofac的主要特性如下:1,灵活的组件实例化:Autofac支持自动装配,给定的组件类型Autofac自动选择使用构造函数注入或者属性注入,Autofac...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17 13:23:02
阅读次数:
227
反射机制最重要的部分是准许你检查类的结构。java.lang.reflect包中的三个类Field、Method、Constructor相应的描述了一个类的字段、方法、构造函数。使用这些类的时候必须要遵循下面步骤:第一步是获得你想操作的类的java.lang.Class对象。下面就是获得一个Clas...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9-17 11:56:52
阅读次数:
233
3-3 构造函数的调用(高级)
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imit: 65536K
题目描述
通过本题目的练习可以掌握创建普通对象、创建对象数组和动态创建和析构对象时调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时机;
要求创建一个类A;类中仅包含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按照程序的输出写出类的定义和主函数main中的代码。
输入
无
输出...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17 10:23:02
阅读次数:
165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3\Vc7\include\vector(810) : error C2558: struct“ST_WINDPOWER_HIS_THREEWATERFALL_OUT” : 没有可用的复制构造函数或复制构造函数声明为“explicit”
c:\Program Files\Mi...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17 10:16:22
阅读次数:
305
本篇体验静态变量、静态构造函数和静态类。 静态变量 静态变量位于栈上,它是一个全局变量,在编译期就已经生成。 public class Cow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private int id; public Cow() { id = ++count;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17 10:09:12
阅读次数:
265
类的组合与继承
(1)先建立一个Point(点)类,包含数据成员x,y(坐标点);
(2)以Point为基类,派生出一个Circle(圆)类,增加数据成员(半径),基类的成员表示圆心;
(3)编写上述两类中的构造、析构函数及必要的输入输出函数
(4)定义友元函数int locate,判断点p在圆c上、圆c内或圆c外,返回值0 圆外;
(5)重载关系运算符(6种)运算符,使之能够按圆的面积...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17 08:57:31
阅读次数: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