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录 1. 名称由来 BJT的全称是双极性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国内俗称三极管。其实,在英语中,三极管(triode)特指以前的真空电子管形式的三极管,而不是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半导体三极管。“tri-”的意思是“三”,“ode”的意思是“极”,当年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6-25 17:15:33
阅读次数:
164
数据存储在哪里? 答: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那么什么是存储器? 好嘛,我也不解释不清楚。但是我知道用什么能存储数据 存储器容量的问题?(这里指内存、寄存器) 能存储下多少的数据,这个就需要量化了。例如你从A跑到B点。你告诉别人我跑了那么长,那么长?懵逼 存储器是由晶体管组成,一个晶体管表示2种状态,那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6-22 20:04:33
阅读次数:
128
编程语言 : 本质上目的就是沟通,电脑底层就是电流+硬件组合,通过高低电压识别0、1状态,通过更多组的晶体管构造多个规则,每个硬件都有自己的执行规则。 编程语言的分类: 1、机器语言:直接和硬件打交道,0/1的组合 2、汇编语言:执行硬件的规则,英文输入 3、高级语言:对硬件指令做了封装,输入指令更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06-22 01:27:57
阅读次数:
135
光隔离器,只允许单向光通过的无源光器件,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法拉第旋转的非互易性。 通过光纤回波反射的光能够被光隔离器很好的隔离。光隔离器主要利用磁光晶体的法拉第效应。 光隔离器的特性是:正向插入损耗低,反向隔离度高,回波损耗高。 光隔离器是允许光向一个方向通过而阻止向相反方向通过的无源器件,作用是对光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6-20 12:51:45
阅读次数:
110
在无源晶体的设计中,经常遇到负载电容CL的大小取值、晶振设计与精度的提高、KHz无源晶振的停止、音叉晶体谐振器的精度漂移以及精度和无源晶振在高温下的精度是否等于低温的精度烦忧的问题等。 无源晶体振荡器(包括KHz和MHz)是否能够直接参考规范中给出的CL值来设计?如果没有,对设计参考有什么经验价值?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6-18 12:13:51
阅读次数:
156
在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 如果晶体管在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均导通(导通角为360°),称之为甲类状态(A类); 如果晶体管仅在信号的正半周或负半周导通(导通角为180°),称之为工作在乙类状态(B类); 如果晶体管的到同事间大于半个周期而且小于整个周期(导通角在180-360°之间),称之工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6-17 17:12:24
阅读次数:
125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概述 1、1946年2月15日,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2、物理原件(电子原件) 第一代:电子管。第二代:晶体管。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五代:超导材料。第六代:人工智能。#考试考到第四代。 3、计算机的分类 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6-07 19:15:10
阅读次数:
101
继电器 真空管--晶体管,让电路关闭的非常快 如何用晶体管做计算? 逻辑门,not--or--and等 计算机如何存储和表示数字? 位来表示(0和1),1bytes = 8bits,32位计算机或64位计算机意味着是一块块处理数据,每块是32位或64位 计算机如何存储和表示字母? 给字母编码,用数字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6-06 22:47:07
阅读次数:
118
发展阶段 逻辑原件 计算速度(每秒) 软件 应用第一代:(1946-1958) 电子管 几千次到几万次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军事研究、科学计算第二代:(1958-1964) 晶体管 几十万次 监控程序、高级语言 数据处理、事务处理第三代:(1964-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几十万到几百万次 操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5-23 20:56:38
阅读次数:
115
我们都知道电脑的学名叫计算机,从名字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电脑是用来做计算的。那么我们可以推测,电脑的始祖是用来做计算的。 在远古,人们最早使用的计算工具可能是手指,英文单词“digit”既有“数字”的意思,又有“手指“的意思。古人用石头打猎,所以还有可能是石头来辅助计算。 但是手指和石头太低效了,后来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5-19 12:32:23
阅读次数: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