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概念的引入是人类又一次有效压寨计算机的体现,而且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一般运算过程中涉及到数据的读取,例如从磁盘、其他系统、数据库等,CPU的运算速度与数据读取速度有一个严重的不平衡,期间如果按一条线程执行将会在很多节点产生阻塞,使计算效率低下。另外,服务器端是java最擅长的领域,作为服务器必须要能同时响应多个客户端的请求,同样需要多线程的支持。在多线程情况下,高并发将带来数据的共享与竞...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8-31 21:30:51
阅读次数:
366
= GC 基础 ===================== JAVA堆的描述如下: 内存由 Perm 和 Heap 组成. 其中 Heap = {Old + NEW = { Eden , from, to } } JVM内存模型中分两大块,一块是 NEW Generation, 另一块...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31 17:00:01
阅读次数:
308
一、容器vector
使用vector必须包含头文件:
#include
型别vector是一个定义于namespace std内的template:
[cpp]
view plaincopyprint?
templateclass _Ty, class _Ax = allocator >
第二个参数定义内存模型。我们一般采用默认的内存模型。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31 10:32:21
阅读次数:
239
学编程吧学java教程之java内存分析发布了,欢迎大家通过xuebiancheng8.com来访问java的内存模型是java中非常重要的知识,也是面试的时候重点。java虚拟机的内存模型中和我们打交道多的分为这么几个区域堆区,栈区,方法区。其中方法区又分为常量池,静态区和方法区。这几部分分..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8-31 02:51:11
阅读次数:
174
学编程吧学java教程之java内存分析发布了,欢迎大家通过xuebiancheng8.com来访问
java的内存模型是java中非常重要的知识,也是面试的时候重点。
java虚拟机的内存模型中和我们打交道多的分为这么几个区域
堆区,栈区,方法区。
其中方法区又分为常量池,...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8-31 00:21:50
阅读次数:
301
在Java内存模型中,有main memory,每个线程也有自己的memory (例如寄存器)。为了性能,一个线程会在自己的memory中保持要访问的变量的副本。这样就会出现同一个变量在某个瞬间,在一个线程的memory中的值可能与另外一个线程memory中的值,或者main memory中的值不一...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8-30 23:06:50
阅读次数:
254
本文参考链接:http://www.yesky.com/334/1951334.shtml 摘 要:介绍了Servlet多线程机制,通过一个实例并结合Java 的内存模型说明引起Servlet线程不安全的原因,给出了保证Servlet线程安全的三种解决方案,并说明三种方案在实际开发中的取舍。 Ser...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8-27 23:22:58
阅读次数:
369
一:Java技术体系模块图二:JVM内存区域模型1.方法区也称"永久代” 、“非堆”, 它用于存储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默认最小值为16MB,最大值为64MB,可以通过-XX:PermSize 和 -XX:MaxPermSize 参数限制方法区的大小。运行时常...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5 19:11:44
阅读次数:
267
1.Java的内存泄漏
在Java中,内存泄漏指的是存在具备下面两个特点的对象:
①这些对象是可达的,即在有向图中,存在通路可以与其相连;
②这些对象是无用的,即程序以后不会再使用这些对象。
如果对象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判定为Java中的内存泄漏,这些对象不会被GC所回收,却占用着内存。对于那些不可达的对象,GC会负责回收。
我们可以通过调用System.gc()去访问GC,但是JVM...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8-24 15:30:12
阅读次数:
325
Java内存模型和并发
1. 并发:
a) 并发一定是涉及到了多个执行流
b) 多个执行流之间一定有数据的共享(如果全是私有的数据就不会相互影响了(因为硬件上底层先保证了硬件资源的并发透明性,然后又没有共享的数据,相当于各个执行流在单独的封闭的上下文中独自的运行了))
c)
i. ...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8-23 19:06:11
阅读次数: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