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线程为何这么快 1)绝大部分请求是纯粹的内存操作(非常快速) 2)采用单线程,避免了不必要的上下文切换和竞争条件 3)非阻塞IO 内部实现采用epoll,采用了epoll+自己实现的简单的事件框架。epoll中的读、写、关闭、连接都转化成了事件,然后利用epoll的多路复用特性,绝不在io上浪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5-18 01:27:14
阅读次数:
217
由于內存存取速度远高于磁盘读取的特性,为了程序效率提高性能,通常会把常用的不常变动的数据存储在系统内存中,提升数据读取的速度,这里我们介绍Redis分布式缓存,另在C#下常见的内存操作有微软自带的内存处理、分布式缓存Memcached。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8-05-17 18:49:47
阅读次数:
1037
在 C 语言中,野指针是一个常见的内存错误。那么野指针到底是什么呢?指针变量中的值是非法的内存地址,进而形成野指针;野指针不是 NULL 桌子,是指向不可用内存地址的指针;NULL 指针并无危害,很好判断也很调试;在 C 语言中无法判断一个指针所保存的地址是否合法,所以我们必须得杜绝野指针!那么野指针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来源有这么几方面:1、局部指针变量没有被初始化;2、指针所指向的变量在指针之前被销毁;3、使用已经释放过的指针;4、进行了错误的指针运算;5、进行了错误的强制类型转换。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5-02 16:02:19
阅读次数:
199
参考: 让你提前认识软件开发(8):memset()与memcpy()函数 https://blog.csdn.net/zhouzxi/article/details/22478081 让你提前认识软件开发(10):字符串处理函数及异常保护 https://blog.csdn.net/zhouzxi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4-11 19:15:17
阅读次数:
182
1、打印机的组成:打印机有自己的CPU、内存、操作系统甚至硬盘,如果是一台网络打印机的话,那么它还应该运行着自己的web服务器,用户可以访问其网站进行配置和管理。2打印机的语言:打印机使用页面描述语言(PageDescriptionLanguage,PDL)对要进行打印的页面进行描述。经过PDL编码的页面可以提供比原始图像更小的数据量、更大的传输速度。而且,PDL可以实现与设备和分辨率无关的页面描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8-04-10 16:05:12
阅读次数:
366
redis快速的原因 1内存操作\ 2epoll模型 异步非阻塞io 3采用单线程,避免了不必要的上下文切换和竞态条件 客户端发出的命令是 串行执行的 也就是 数据库的最高隔离级别 串行化 redis 可以使用 watch multi/exec 做原子性命令组装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4-08 10:20:15
阅读次数:
212
1、数据类型分为内置类型和引用类型,等等基础概念,不再详细阐述,很多博客上面有进行介绍。 2、Something About Integer Java (JVM)中看到不带小数点的数(即整数),则默认将该值分为int 类型。若需存储足够大的整数,=> long number = 88888888L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4-01 16:03:50
阅读次数:
176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数据流处理的数据都是指字节或字节数组,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不是这样的,它需要数据流能直接读、写各种各样的java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 DataInputStream和DataOutputStream提供了可以直接存取java基本类型(int,double等)的方法。对于存取基本类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3-07 20:16:52
阅读次数:
225
掌握内存操作流 输入和输出都是从文件中来的,当然,也可将输出的位置设置在内存上,这就需要ByteArrayInputStream和ByteArrayOutputStream ByteArrayInputStream:将内容写入到内存中, ByteArrayOutputStream:将内存中数据输出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3-07 20:09:30
阅读次数:
129
进程 进程是操作系统用于隔离众多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机制。在.Net之前,每一个应用程序被加载到单独的进程中,并为该进程指定私有的虚拟内存。进程不能直接访问物理内存,操作系统通过其它的处理把这些虚拟内存映射到物理内存或IO设备的某个区域,而这些物理内存之间不会有重叠,这就决定了一个进程不可能访问分配 ...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8-02-28 18:07:52
阅读次数: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