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c-test:PRIMARY> db.serverCmdLineOpts() { "argv" : [ "/home/work/mongodb/4.0.17/bin/mongod", "--config", "/home/work/mongodb/mongo_28042/etc/mongodb.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11-21 12:03:26
阅读次数:
12
1.使用PHP的创始人 Rasmus Lerdorf 写的APC扩展模块来实现(http://pecl.php.net/package/apc) APC实现方法: 安装APC,参照官方文档安装,可以使用PECL模块安装方法快速简捷,这里不说明 配置php.ini,设置参数 apc.rfc1867=1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20-11-20 12:17:47
阅读次数:
30
命令: rs.conf(); db.runCommand( { replSetGetConfig: 1 } ); #######################################################################################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11-19 12:02:42
阅读次数:
11
最近遇见一个需要上传超大大文件的需求,调研了七牛和腾讯云的切片分段上传功能,因此在此整理前端大文件上传相关功能的实现。 在某些业务中,大文件上传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交互场景,如上传入库比较大的Excel表格数据、上传影音文件等。如果文件体积比较大,或者网络条件不好时,上传的时间会比较长(要传输更多的报文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20-11-18 12:30:43
阅读次数:
18
RD:单库数据量太大,数据库扛不住了,我要申请一个数据库从库,读写分离。DBA:数据量多少?RD:5000w左右。DBA:读写吞吐量呢?RD:读QPS约200,写QPS约30左右。上周在公司听到两个技术同学讨论,感觉对读写分离解决什么问题没有弄清楚,有些奔溃。另,对于互联网某些业务场景,并不是很喜欢数据库读写分离架构,一些浅见见文末。一、读写分离什么是数据库读写分离?答:一主多从,读写分离,主动同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11-17 13:03:37
阅读次数:
27
1.分片内部基本结构 在一个分片中(Lucene),数据(数据原文和倒排索引)以段为单位存储,只有成为段的数据才能被检索。 因为文档先被缓存在内存中,创建倒排索引和其他索引结构之后才会成为段,才能被检索 就像下图中文档先被写入内存,为文档构建一系列索引之后成为段,并且写入磁盘,只有段才是 Searc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20-11-17 12:23:50
阅读次数:
17
mongodb 官方的go驱动包 go.mongodb.org/mongo-driver 使用起来比较繁琐,最近对其进行了二次封装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w3liu/go-common/tree/master/store/mongo测试用例如下: func Test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11-13 13:16:09
阅读次数:
40
查找admin集合下前10条数据: db.admin.find().limit(10); 插入数据 > post={table: "activityzones", ... fields: [ ... { ... name: "_id", ... type: "ObjectId", ... hidde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11-12 13:54:07
阅读次数:
13
一、基本概念概念一:单库概念二:分片分片解决“数据量太大”这一问题,也就是通常说的“水平切分”。一旦引入分片,势必面临“数据路由”的新问题,数据到底要访问哪个库。路由规则通常有3种方法:(1)范围:range优点:简单,容易扩展。缺点:各库压力不均(新号段更活跃)。(2)哈希:hash优点:简单,数据均衡,负载均匀。缺点:迁移麻烦(2库扩3库数据要迁移)。(3)统一路由服务:router-conf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11-10 11:28:38
阅读次数:
11
Single Field 单字段索引 示例文档:records { "_id": ObjectId("570c04a4ad233577f97dc459"), "score": 1034, "location": { state: "NY", city: "New York" } } 在单个字段上创建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11-10 10:51:59
阅读次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