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写一个函数,输入你n,求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 (1)C语言教科书上的递归解法 缺点:虽然直观,但时间效率低。(存在重复计算) int f1(int n) { if(n < 1) { return 0; }else if(n == 1 || n == 2) { return 1; } retu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0-31 01:36:35
阅读次数:
18
基本介绍 给定n个权值作为n个叶子节点,构造一棵二叉树,若该树的带权路径长度(wpl)达到最小,这样的二叉树为最优二叉树,也称为赫夫曼树 赫夫曼树是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数,权值较大的节点离根较近 赫夫曼树几个重要概念 1.路径和路径长度:在一棵树中,从一个节点往下可以达到的孩子或孙子节点之间的通路,称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0-31 01:25:46
阅读次数:
21
多进程模块 multiprocessing map方法使用: import multiprocessing from CeShi.defGet import ccccc if __name__ == '__main__': IPS = ['hequn', 'xiaxun'] pro = multip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0-29 09:44:49
阅读次数:
22
在《挑苹果中的行为参数化思想》已经介绍了用Lambda表达式将行为抽象化,对Lambda表达式有一定认识。而本文将对Lambda表达式进行系统性的介绍。1.语法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何写Lambda表达式,或者说怎么样才能写出有效的Lambda表达式,这就需要了解其语法。Lambda表达式由三部分组成:参数列表箭头主体Lambda表达式的三部分有两种风格,分别是:表达式-风格(parameters)-&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0-27 11:51:05
阅读次数:
30
java语言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而面向对象是一种程序设计思想,在面向对象思想的指引下,使用java语言设计、开发计算机程序,这里面的对象泛指程序中(现实中)的一切事物,每种事物都有他自己的属性(特征)和行为,面向对象思想就是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过程中,参照现实中的事物,将事物的属性特征、行为特征抽象(抽离)出来,描述成计算机事件的设计思想。对象的含义是指具体的某一个事物,即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看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0-27 11:39:11
阅读次数:
31
Description 给你 \(p,a,b,x_1,t\),定义数列 \(\{x\}:x_i=ax_{i-1}+b\space (x\ge2)\),求最小使 \(x_n=t\) 的 \(n\) 。 $0\le a,b,x_1,t < p\le 10^9$ Sol 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 \[ x_{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0-27 11:37:40
阅读次数:
17
prufer序列 Prufer数列是无根树的一种数列。在组合数学中,Prufer数列由有一个对于顶点标过号的树转化来的数列, 点数为n的树转化来的Prufer数列长度为n-2。 对于一棵确定的无根树,对应着唯一确定的prufer序列 prufer序列的构造 无根树转化为 prufer 序列 找到编号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0-27 11:13:05
阅读次数:
21
ARC106 选做 ARC106D [* easy] 给定长度为 \(N\) 的数列 \(A\),对于 \(X=1,2...K\) 计算: \(\sum_i\sum_j (A_i+A_j)^X[i<j]\) \(N\le 2\times 10^5,K\le 300\) Solution 考虑二项式定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0-26 11:05:55
阅读次数:
24
写在前面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局部变量是线程安全的,那你知道为什么局部变量是线程安全的吗? 前言 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变量时,会导致并发问题。那么,如果将变量放在方法内部,是不是还会存在并发问题呢?如果不存在并发问题,那么为什么不会存在并发问题呢? 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 记得上学的时候,我们都会遇到这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0-26 10:42:22
阅读次数:
22
1、一个C语言程序,无论其大小,都是由函数和变量组成的。 2、main函数是一个特殊的函数名,每个程序都是main函数的起点开始执行的,所以说每个程序都必须在某个位置包含一个main函数。 3、函数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种方法就是调用函数向被调用的函数提供一个值(参数)列表。 4、printf函数永远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0-21 20:31:24
阅读次数: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