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周期: 时钟周期也称为振荡周期,定义为时钟脉冲的倒数(可以这样来理解,时钟周期就是单片机外接晶振的倒数,例如12M的晶振,它的时间周期就是1/12 us),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 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对于某种单片机,若采用了1MHZ的时钟频率,则时钟周期为1us;若采用4MHZ的时钟频率,则时钟 周期为250us。由于时钟脉冲是计算机的基本...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2-05 09:17:31
阅读次数:
266
1、sdio接口层解析
SDIO总线
SDIO总线 和 USB总线 类似,SDIO也有两端,其中一端是HOST端,另一端是device端。所有的 通信 都是 由HOST端 发送 命令 开始的,Device端只要能解析命令,就可以相互通信。
CLK信号:HOST给DEVICE的 时钟信号,每个时钟周期传输一个命令。
CMD信号:双向 的信号,用于传送 命令 和 反应。...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3 21:42:50
阅读次数:
319
指令重排序对主存的一次访问一般花费硬件的数百次时钟周期。处理器通过缓存(caching)能够从数量级上降低内存延迟的成本这些缓存为了性能重新排列待定内存操作的顺序。也就是说,程序的读写操作不一定会按照它要求处理器的顺序执行。重排序的背景我们知道现代CPU的主频越来越高,与cache的交互次数也越来越...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11-06 12:32:02
阅读次数:
262
指令周期通常用若干个机器周期表示,而机器周期又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05 21:07:24
阅读次数:
1169
1、时钟周期=振荡周期,名称不同而已,都是等于单片机晶振频率的倒数,如常见的外接12M晶振,那它的时钟周期=1/12M。2、机器周期,8051系列单片机的机器周期=12*时钟周期,之所以这样分是因为单个时钟周期根本干不了一件完整的事情(如取指令、写寄存器、读寄存器等),而12个时钟周期就能基本完成一...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5 17:41:11
阅读次数:
196
Cortex-M3是一个32位的核,在传统的单片机领域中,有一些不同于通用32位CPU应用的要求。谭军举例说,在工控领域,用户要求具有更快的中断速度,Cortex-M3采用了Tail-Chaining中断技术,完全基于硬件进行中断处理,最多可减少12个时钟周期数,在实际应用中可减少70%中断...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2 16:50:18
阅读次数:
190
概述我以为这样比没有意义,做嵌入式系统最大特征是“嵌入”二字,也就是说你的控制系统是嵌入于你的控制对象之中,所以首先是服从于对象的需求和特征,脱离对象空论谁好谁坏有何依据? 每个MCU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使用者的选择都有其道理,AVR开始时是以单时钟周期指令为卖点,相对于当时 12个时钟的经典51...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1 16:39:55
阅读次数:
313
C64x+芯片(不是C64x)都支持直接访问64位的counter来计算代码段所需要的时间...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06 12:31:10
阅读次数:
222
1 taskDelay taskDelay(n)使调用该函数的任务延时n个tick(内核时钟周期)。该任务在指定的时间内主动放弃CPU,除了taskDelay(0)专用 于任务调度(将CPU交给同一优先级的其他任务)外,任务延时也常用于等待某一外部事件,作为一种定时/延时机制。在没有中断触发时,taskDelay 能很方便地实现,且不影响系统整体性能。例如写数据至EEPROM,EEPROM需...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26 20:39:08
阅读次数:
231
为了尽量减少转移指令带来的损失,OpenMIPS在译码阶段进行转移条件的判断,如果满足转移条件,那么修改PC为转移目标地址。
在译码阶段多了转移判断的步骤,此外,PC的取值变为三种情况。
情况一:PC等于PC+4。这属于一般情况,每个时钟周期PC加4,指向下一条指令。
情况二:PC保持不变。当流水线暂停的时候,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参考第7章中流水线暂停的实现。
情况三:PC等于转移判断的结果。如果是转移指令,且满足转移条件,那么会将转移目标地址赋给PC。...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18 14:52:28
阅读次数: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