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1.ICMP同意主机或路由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ICMP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但ICMP不是高层协议,而是IP层的协议。通常ICMP报文被IP层或更高层协议(TCP或UDP)使用。一些ICMP报文把差错报文返回给用户进程。2.ICMP报文作为IP层数据报的数据,加上数据报的首部,组...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7 23:08:19
阅读次数:
190
基于Socket的UDP和TCP编程介绍一、概述 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网络体系结构TCP/IP模型中传输层一层中的两个不同的通信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给用户进程提供可靠的...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6 03:34:57
阅读次数:
241
目录think in java 读书笔记 1 ——移位think in java 读书笔记 2 —— 套接字概要1. 数据报基本知识1. 数据报基本知识 之前套接字中例子使用的都是“传输控制协议”(TCP),亦称作“基于数据流的套接字”。根据该协议的设计宗旨,它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而且能保证数据顺利....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7-24 12:19:25
阅读次数:
244
IP首部内有三个字段实现分片和重装:标识字段(ip_id)、标志字段(ip_off的3个高位比特)和偏移字段(ip_off的13个低位
比特)。标志字段由3个1bit标志组成。比特0是保留的必须为0,;比特1是“不分片”(DF)标志;比特2是“更多分片”(MF)标志。
Net/3中,标志和偏移字段结合起来,由ip_off访问,如下图所示:
ip_off的其他13bit指出在原始数据报...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3 22:33:38
阅读次数:
505
7月下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目前为止最新的数据报告;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3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是手机,不是移动终端),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使用率(80.9%);..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3 21:23:36
阅读次数:
212
7月下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目前为止最新的数据报告;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3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是手机,不是移动终端),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使用率(80.9%);其中农村人口网民规模为28.2%。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移动互联网正在慢慢的带动整体互联网的发展,而社会化媒...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3 17:08:21
阅读次数:
201
7月下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目前为止最新的数据报告;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3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是手机,不是移动终端),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使用率(80.9%);其中农村人...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3 15:49:49
阅读次数:
229
ICMP协议介绍
1、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的缩写。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2、ICMP报文作为IP层数据报...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2 23:58:38
阅读次数:
544
一、运输层协议概述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而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1)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无连接,不可靠2)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不提供广播或多播协议运输层的端口:端口号只具有本地意义,它只是为了标志本计算机应用层中的各个...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1 00:31:51
阅读次数:
316
原文地址:C# Socket编程 同步以及异步通信 作者: BLoodMaster套接字简介:套接字最早是Unix的,window是借鉴过来的。TCP/IP协议族提供三种套接字:流式、数据报式、原始套接字。其中原始套接字允许对底层协议直接访问,一般用于检验新协议或者新设备问题,很少使用。套接字编程....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0 22:30:02
阅读次数: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