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byte/short/char三种类型来说,如果右侧的赋值的数值没有超过范围,那么javac编译器将会自动隐含的为我们补上一个(byte),(short),(char)。如果右侧超过左侧范围,编译器直接报错。 右侧没有超过左侧的范围 右侧超过了左侧的范围 2.再给变量赋值的时候,如果右侧表达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1-03 19:19:19
阅读次数:
62
go语言基础语法定义变量在go语言中有两种定义变量的方法:var的方式,如下vara=1将a变量赋值1第二种方式":=",如下:a:=1和上述一样,将a变量赋值1注:变量名:=变量值,这种方式只适用于第一次赋值变量时,如果变量已赋值,如上的a已经赋值为1,此时如果想重新赋值在使用a:=2这种方式会报错,更改赋值直接a=2即可定义函数:在go语言中没有class关键字,没有类的概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01-03 00:37:52
阅读次数:
72
我们知道,在Java以及很多高级编程语言当中,都有一种运算符叫做复合赋值运算符。复合赋值运算符由两个符号组成,它所能完成的运算操作也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运算,第二步是赋值。比如说:上面的这两条语句相当于但是,如果碰到下面这样的情况,a的值该应该是多少呢?有人认为应该按以下方式来计算,因为我们都知道,在四则运算规则中,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计算,得到a的值应该是7,但实际运行程序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12-31 00:44:11
阅读次数:
155
<!DOCTYPE html><html lang="en"><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第一个javascript计算页面</title></head><body><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x1; var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9-12-29 11:14:29
阅读次数:
103
类加载 JAVA程序对于类的使用可以分为两个方式: 一:主动使用 二:被动使用 JAVA程序只有对类时主动使用,才完成类的初始化 那?怎么才算对类的初始化呢? 以下便是对类的初始化几个类型 创建类的实例 访问某个类或接口的静态变量,或者对该静态变量赋值 调用类的静态方法 反射 初始了继承该类的子类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12-29 10:46:51
阅读次数:
95
变量要先赋值后使用 不给变量赋值代表什么 不赋值就使用会怎样 (会报错) 计算并赋值运算符 作用是为了让代码更加简洁。比如 a = a + 10,可以简化为 a+=10 += -= *= /= %= &= ^= |= <<= >>= >>>= public class CalcAndAssign {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12-29 00:57:19
阅读次数:
104
Table of Contents对象操纵对象创建数据存储对象操纵 在java中并不能直接操纵对象,通常的操纵对象,指的是对其引用的操纵。 创建一个String引用 String s; 这里我们只是创建了一个 String 对象的引用,而非对象。 直接拿来使用会出现错误:因为此时你并没有给变量s赋值...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12-28 22:34:53
阅读次数:
72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51try-again/p/11099999.html 一、引用计数 1、变量与对象 变量赋值的时候才创建,它可以指向(引用)任何类型的对象 python里每一个东西都是对象,它们的核心就是一个结构体:PyObject 变量必须先赋值,再引用。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12-28 22:32:11
阅读次数:
92
继承开始 1.对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而言,它的精华在于类的继承可以以既有的类为基础,进而派生出新的类。 通过这种方式,便能快速地开发出新的类,而不需编写相同的程序代码,这也就是程序代码再利用的概念。2.子类在继承父类时,会继承父类中的全部的属性与方法,子类可直接用父类的public修饰的属性和方法3.子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12-28 11:26:03
阅读次数:
84
一、回顾 1、bash的特性:hash,变量 命令hash:hash命令 变量: 本地变量,环境变量,局部变量 位置参数变量,特殊变量 变量赋值:name=value,export name=value,declare -x name=value 变量引用:$name,${name} 变量撤销:un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9-12-24 18:59:32
阅读次数: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