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格式有:tar, tar.gz(tgz), tar.bz2, 不同方式,压缩和解压方式所耗CPU时间和压缩比率也差异也比较大。 1. tar只是打包动作,相当于归档处理,不做压缩;解压也一样,只是把归档文件释放出来。 (1)打包归档格式: (2)释放解压格式: 2. tar.gz tgz (t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12-13 19:21:50
阅读次数:
721
tar负责打包,gzip负责压缩 tar-c: 建立压缩档案-x:解压-t:查看内容-r:向压缩归档文件末尾追加文件-u:更新原压缩包中的文件这五个是独立的命令,压缩解压都要用到其中一个,可以和别的命令连用但只能用其中一个。下面的参数是根据需要在压缩或解压档案时可选的。-z:有gzip属性的-j:有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12-07 22:50:07
阅读次数:
244
zip命令功能说明 zip程序即是文件压缩工具也是文件归档工具,可以对文件或者目录进行压缩或解压,压缩格式为zip。在Linux系统中,gzip才是主要的压缩指令,而bzip2仅次之。Linux用户主要使用zip程序与Windows系统交换文件,而不是将其用于压缩或是归档文件。用法如下: zip [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11-27 19:39:42
阅读次数:
209
zip命令功能说明zip程序即是文件压缩工具也是文件归档工具,可以对文件或者目录进行压缩或解压,压缩格式为zip。在Linux系统中,gzip才是主要的压缩指令,而bzip2仅次之。Linux用户主要使用zip程序与Windows系统交换文件,而不是将其用于压缩或是归档文件。用法如下:zip[选项]..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11-24 22:20:20
阅读次数:
285
rar命令功能说明rar是windows系统中常见的压缩格式,此类压缩文件主要是和windows系统交换文件,而不是将其用于压缩或是归档文件。用法如下:rar[选项]压缩文件名常用参数选项说明e解压文件到当前目录l[t,b]列出压缩文档信息p打印文件到标准输出t测试压缩文件x解压文档到完整路..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11-24 22:15:57
阅读次数:
257
tar命令功能说明tar是tapearchive的缩写,是Linux下经常使用的归档工具,经常看到文件名以.tar和tgz结尾的文件,它们分别是用普通的tar命令归档的文件和用gzip归档的文件。tar归档文件可以由许多独立的文件、一个或多个目录层次或者两者的混合组合而成。用法如下:tar[主选项+..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11-24 00:20:37
阅读次数:
236
> 覆盖 >> 追加 归档(archiving)就是将许多文件(或目录)打包成一个文件 tar命令的常用选项:c:创建一个新的tar文件。t:列出tar文件中目录的内容。x:从tar文件中抽取文件。f:指定归档文件或磁带(也可能是软盘)设备(一般都要选)。v:显示所打包的文件的详细信息,v是verb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11-15 14:11:12
阅读次数:
174
第八单元 正文处理命令及tar命令 使用cat命令进行文件的纵向合并 两种文件的纵向合并方法 归档文件和归档技术 归档的目的 什么是归档 tar命令的功能 tar命令的常用选项 使用tar命令创建、查看及抽取归档文件 使用tar命令创建归档文件 使用tar命令查看归档文件 使用tar命令抽取归档文件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11-11 07:38:26
阅读次数:
189
1.没有设置log_archive_dest_1参数,归档文件没有同步MonNov0717:39:122016UsingSTANDBY_ARCHIVE_DESTparameterdefaultvalueasUSE_DB_RECOVERY_FILE_DESTMonNov0717:40:122016UsingSTANDBY_ARCHIVE_DESTparameterdefaultvalueasUSE_DB_RECOVERY_FILE_DESTMonNov0717:41:122016Us..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6-11-08 17:39:44
阅读次数:
231
tar指令用法:tar [-][options] [pathname...] 主要的操作模式: -A, --catenate, --concatenate -c,--create:创建归档 -d,diff,compare:比较归档文件与操作系统的区别 --delete:从归档中删除(注意,此处的--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10-31 14:04:38
阅读次数: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