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涉及了软件开发所有相关的方面,从基本概念到职业规划没从瀑布模型到敏捷开发,从软件测试到质量保证,从代码规范到用户体验,绝对的“一站式体验”,能让许多对软件开发感兴趣的同学,燃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 软件工程所讨论的是代码量巨大、涉及人数众多、项目需求多变时所要解决的问题。而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22 21:33:37
阅读次数:
161
一、我们在开发、运营、维护软件的过程中有很多技术、做法、习惯和思想。软件工程把这些相关的技术和过程统一到一个体系中,叫做“软件开发流程”,软件开发流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软件开发、运营和维护的效率,以及提升用户满意程度、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最早出现的软件开发模型,在软件工程中占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08 22:25:34
阅读次数:
273
软件过程:为了获得高质量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
软件过程(ISO9000):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所构成的系统。输入:如软件需求
输出:如软件产品瀑布模型
1. 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
2. 推迟实现的观点
3. 质量保证的观点优点:采用规范的方法;严格规定每个阶段提交的文档;要求每个阶段交出的产品必须经过验证。快速原型模型优点:不...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07 08:03:10
阅读次数:
122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确立了软件开发和演绎中各阶段的次序限制以及各阶段或机动的准则,确立开 发过程所遵守的规定和限制,便于各种活动的协调,便于各种人员的有效通信,有利于活动重用,有利于活动管理。常见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有瀑布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06 00:19:18
阅读次数:
105
软件测试工程师称为“QA”,质量保证者——这是入门的第一点要学习的。 首先看基本的测试模型 1.“V”型 特点:【活动串行】这是一种古老的瀑布模型,反映了实际和测试之间的关系。 局限:仅仅把测试过程作为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忽视了测试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的验证,如果前面设计错误,得一直到后期的验收测试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05 22:00:07
阅读次数:
687
对于经典瀑布模型,软件的生命周期为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与说明->软件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集成与系统测试->软件维护。 那这次就来说说测试吧! 先是对单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然后是部分系统测试(包括集成测试和有效性测试),最后是系统测试。 why分成3步测试?模块不可能在很短时期内都准备好;便于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02 18:26:23
阅读次数:
192
团队和流程以及瀑布模型 1、团队是简简单单的几个人一组?是搬砖的几个人一起合伙? 并不是,团队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成员虽然不一定要求能力相当,但必须有责任感和力所能及的心态。 如果一个人开发,会造成的问题可能是有一个BUG永远的找不出来,团队至少能避免无人探讨这一问题。 2、 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存周期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4-30 20:52:58
阅读次数:
113
对这个项目,我只能说,搞不定了。。。 如果在给一个星期的话可能还能把代码敲完,但现在,却实在不行了。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太循规蹈矩了,看着书上说瀑布模型没做完上一步就不能进行下一步,就真的这么干了,结果到了第6、7周还在说明书上转悠,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下面是我对数据库的定义: drop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6-04-23 18:01:22
阅读次数:
196
MSF 过程模型是从传统的软件开发瀑布模型和螺旋模型发展而来的,它把瀑布模型中基于里程碑的规划优势与螺旋模型中增量迭代的长处结合了起来。 MSF 过程模型的基本元素是阶段和里程碑。所谓“阶段”,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团队集中精力做某一类事情,每个阶段的结束都代表了项目的进展和团队工作重心的变化。比如在“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4-19 00:13:54
阅读次数:
150
增量模型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重复应用)和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该模型采用随着日程时间的进展而交错的线性序列,每一个线性序列产生软件的一个可发布的“增量”。早期的增量是最终产品的“可拆卸”版本,但提供了为用户服务的功能,并且为用户提供了评估的平台。 增量模型具有很多优点。 人员分配灵活,刚开始不用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4-12 22:35:44
阅读次数: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