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输入数据逆置和顺序表实现排序是两个极其相似的过程,因此使用的顺序表的基本操作也是一样的:0基本操作前的准备,1初始化顺序表,6向顺序表插入数据元素。
要想实现输入数据元素的逆置还需要一个逆置函数,逆置函数在C++,C#语言中早已接触过,因此不陌生,记得在做大量的C++的程序代码补充的大题就写过不下数十遍,挺简单的掌握技巧,就是你输入数据的个数的一半,前后进行交换,因此逆置函数...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21 14:42:03
阅读次数:
150
1.C语言的函数malloc和free(1)函数malloc和free在头文件中的原型及参数 void * malloc(size_t size)动态配置内存,大小有size决定,返回值成功时为任意类型指针,失败时为NULL。void free(void *ptr)释放动态申请的内存空间,调用f.....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4-20 12:35:53
阅读次数:
160
运用到的函数为:动态内存分配函数malloc() 比如:char *name=(char *)malloc(20); 相当与c++的new关键字动态内存释放函数free() 比如:free(name); 相当于c++的delete关键字计算数据空间的字节数sizeof()...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19 14:29:21
阅读次数:
148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count = 0;
while(malloc(1204*1204))
{
count++;
}
cout<<count<<endl;
cout<<(count/1024)<<"G"<<endl;
return 0;
}我的总内存是4G,...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19 13:15:46
阅读次数:
84
上一篇讲完内存管理香港概念之后,这一篇重点介绍内存堆栈、malloc()-free()、new-delete的使用及实现过程。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每个程序在内存中分为几个存储区,静态存储区,堆栈,堆,自由存储区、常量存储区及程序二进制代码的存储区。还有就是CPU的寄存器。如下图所示:
静态存储区:存放上一篇中提到的静态变量,包括静态全局变量、静态内部变量、...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4-19 08:58:33
阅读次数:
207
#include#include#includeint main(){ int m,n,i,j,a,b; int **p; int max; while(scanf("%d%d",&m,&n)!=EOF) { p=(int **)malloc(m*...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18 23:38:22
阅读次数:
140
#include#includeint main(){ int n,i,j; __int64 *p; __int64 min,max; while(scanf("%d",&n)!=EOF) { p=(__int64*)malloc(sizeof(__in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18 23:34:17
阅读次数:
160
在使用arm芯片进行裸机开发的时候,很多时候都需要内存管理的功能,我们可以使用自己写的内存管理程序,也可以直接使用标准库,不过我一般比较喜欢标准库,速度快,今天就来说说在C语言环境下怎么样进行内存的动态使用 首先,应该初始化C堆,初始化代码如下 #include "malloc.h"#prag...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18 21:54:40
阅读次数:
221
1.malloc/free是C/C++语言的标准库函数,new/delete是C++的运算符。它们都可用于申请动态内存和释放内存。但是new能够自动分配空间大小,而malloc需要计算字节数。
2.对于非内部数据类型的对象而言,光用maloc/free无法满足动态对象的要求。对象在创建的同时要自动执行构造函数,对象在消亡之前要自动执行析构函数。由于malloc/free是库函数而不是运算符,...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18 11:33:23
阅读次数:
151
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这一点:malloc分配的内存一定大于用户指定的大小!而且很多人也问过这样的问题:到底大多少?以及实际上malloc到底分配了多少?
我们知道这个大小一定在某个“神奇”地方记录着,但是就像自己的“思维”一样,你确无法感知!不过,这是错觉,只是我们习惯了只使用,而没有深入剖析源码,在这里我将揭开这个面纱,去掉其透明化!...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17 23:54:51
阅读次数: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