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缓存是存储数据的临时空间,减少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的次数lHibernate中提供有两种缓存机制?一级缓存(Hibernate自身携带)?二级缓存(使用外部技术)lHibernate的一级缓存即Hibernate操作数据时所对应的临时数据存储区域,这个区域是绑定Session对象的,也就是说每开启一...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8-07-22 23:43:32
阅读次数:
341
Kubernetes部分Volume类型介绍及yaml示例--emptyDir(本地数据卷)说明EmptyDir类型的volume创建于pod被调度到某个宿主机上的时候,而同一个pod内的容器都能读写EmptyDir中的同一个文件。一旦这个pod离开了这个宿主机,EmptyDir中的数据就会被永久删除。所以目前EmptyDir类型的volume主要用作临时空间,比如Web服务器写日志或者tmp文件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8-06-05 16:21:35
阅读次数:
1669
1.名称空间a.全局名称空间(命名空间):运行程序时,变量与值的内存地址的对应关系,不包括函数。b.局部名称空间:如果是函数,会将函数名存在内存中,函数体不管。执行函数时会临时开辟一个空间,存放函数体里面的代码,函数外面访问不到临时空间的内容,函数执行完后,临时空间会释放掉。c.内置名称空间:存放python内置内容的空间,比如print()等d.全局作用域:全局名称空间内置名称空间局部作用域:局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5-31 11:30:52
阅读次数:
163
研究缓冲区溢出的原理,至少针对两种数据库进行差异化研究 原理 在计算机内部,输入数据通常被存放在一个临时空间内,这个临时存放的空间就被称为缓冲区,缓冲区的长度事先已经被程序或者操作系统定义好了。向缓冲区内填充数据,如果数据的长度很长,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那么数据就会溢出存储空间,而这些溢出的数据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5-20 20:16:00
阅读次数:
174
第1节 研究缓冲区溢出的原理,至少针对两种数据库进行差异化研究 1.1 原理 在计算机内部,输入数据通常被存放在一个临时空间内,这个临时存放的空间就被称为缓冲区,缓冲区的长度事先已经被程序或者操作系统定义好了。向缓冲区内填充数据,如果数据的长度很长,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那么数据就会溢出存储空间,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8-05-20 18:25:03
阅读次数:
250
《网络攻防技术与实践》第十一周作业 SQL注入攻击与实践 1.研究缓冲区溢出的原理,至少针对两种数据库进行差异化研究 缓冲区溢出原理 在计算机内部,输入数据通常被存放在一个临时空间内,这个临时存放的空间就被称为缓冲区,缓冲区的长度事先已经被程序或者操作系统定义好了。向缓冲区内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8-05-20 18:17:48
阅读次数:
211
什么是命名空间? 命名空间就是,我们给在内存中存放变量与值得对应关系的空间,叫做命名空间。 命名空间一共分为三种: 1,全局命名空间 代码在运行开始,创建的存储,变量与值得关系,的空间叫做全局命名空间。 2,局部命名空间 在函数的运行中,开辟了临时的空间叫做局部命名空间。临时空间没有特殊的含义下,不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5-10 17:22:06
阅读次数:
125
今天自己用 tp 写的项目报错 查了下,是磁盘临时空间不够导致 查看 my.cnf 的 tmpdir,看下指向哪个目录,修改到有空间的目录 最后发现是/var/tmp/phd/log/daemons.log 占用空间过大 这是以前部署的phabricator的log 进入目录/webroot/too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8-05-07 19:41:57
阅读次数:
429
1.命名空间 1.全局命名空间。储存函数外的变量的时,将变量名和值的关系(id)储存在内存中,这个叫做全局命名空间, 2.局部命名空间。函数的时候,他会在内存中开辟一个临时民称空间,存放函数体内的所有变量和值的关系 随着函数的执行完毕,临时空间关闭,函数运用的时候开辟的就是局部命名空间 3.内置名称...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4-01 18:51:16
阅读次数:
160
一、动态参数:*args **kwargs 形态角度: 最终顺序:位置参数,*args,默认参数,**kwargs 二、名称空间(命名空间),临时名称空间,内置名称空间。 执行函数的时候,他会在内存中开辟一个临时名称空间,存放函数体内的所有变量与值得关系。 随之函数的执行完毕,临时空间自动关闭。 全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3-29 21:22:59
阅读次数: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