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出发,介绍自己对错误码的一些设计思考。下面将从问题背景、需求分析、设计实践这三个方面来分别阐述。 问题背景 抛开具体的业务处理逻辑,这个问题可以抽象为两种模式: 报文头和报文体一致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前端往后台发送请求得到响应,由前端负责封包解包。这里的报头和报体具有相同的数据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7-05 17:28:35
阅读次数:
92
ipv4报文格式?版本(version):4比特(bit),4(二进制0100)代表ipv4,6(二进制0110)代表ipv6;?报文头长度(IHL,IPHeaderLength):4比特(bit),该值以4字节(Byte)为一个单位,因此最长可以表示154=60字节(Byte);最小为20(不带Option字段),最长为60;?服务类型(TOS,TypeofService):8比特(bit),用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7-03 19:45:38
阅读次数:
769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特点 无连接的 尽最大努力交付 面向报文 无拥塞控制的机制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交互通信 首部开销小 UDP报文格式 UDP报文头信息: 源端口,目的端口:都占用是16bit,分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6-25 13:40:36
阅读次数:
56
一、Modbus TCP数据帧 ModbusTCP的数据帧可分为两部分:MBAP+PDU。 在 TCP/IP 上使用一种专用报文头识别 MODBUS 应用数据单元。将这种报文头称为 MBAP 报文头(MODBUS 协议报文头)。这种报文头提供一些与串行链路上使用的 MODBUS RTU 应用数据单元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5-30 17:13:37
阅读次数:
182
一、概念 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 将私网地址和端口转换成公网地址和端口,让使用私网地址的网络设备可以访问互联网。 NAT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解析IP报文头部,自动替换报文头中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实现使用私网地址的用户可以通过私网地址访问互联网。私网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5-10 23:04:41
阅读次数:
100
我们在新创建项目或是新添加xml文件时,项目会出现xmlns变红色 解决方法如下: 1.粘贴报错的地址,打开idea Settings ->Languages & Frameworks ->Schemas and DTDs 点击 + 2. 将粘贴的地址复制到url中,点OK 即可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5-10 01:30:52
阅读次数:
72
Kubernetes集群之安装flannel组件flannel网络组件,还有一个是calico,calico支持bgpoverlaynetwork:覆盖网络,在基础网络上叠加的一种虚拟网络技术模式,该网络中的主机通过虚拟链路tunnmel连接起来vxlan:将原数据包封装到UDP协议中,并使用基础网络的IP/mac作为外层报文头进行封装,然后在以太网二层链路上传输,到达目的地后由隧道端点解封装并将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20-04-30 09:36:35
阅读次数:
113
背景 有些场景下,需要获得2个linux机器的时间差。从网上搜了一些办法如下。 方法 (方法1)clockdiff 参考:https://www.aityp.com/clockdiff/ 原理:使用IP报文/ICMP报文头存放的时间戳来比对2个linux机器的时间差。 如果加了参数-o或者-o1,就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20-04-21 16:47:07
阅读次数:
140
最近遇到一个需求,利用树莓派去采集一个串口设备的所有数据,设备会主动上报数据,但是呢这个设备是一个集合设备,会上报的报文头都不一样,比如灯亮度或者开关会上报21 12 ·········,风速会上报71 23 ······。等等10多种数据格式。 刚好net core 支持跨平台串口通信。所以记录如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4-21 00:19:40
阅读次数:
214
VXLAN( ,虚拟可扩展局域网),是一种虚拟化隧道通信技术。它是一种 Overlay(覆盖网络)技术,通过三层的网络来搭建虚拟的二层网络。 简单来讲, 是在底层物理网络(underlay)之上使用隧道技术,借助 层构建的 Overlay 的逻辑网络,使逻辑网络与物理网络解耦,实现灵活的组网需求。它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4-14 12:22:01
阅读次数: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