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机是二类分类的线性分类模型,其输入为实例的特征向量,输出为实例的类别,取+1,-1。感知机学习旨在求出将训练数据进行线性划分的分离超平面。具体介绍如下:感知机模型感知机学习策略感知机学习算法1 感知机模型输入空间(特征空间)是Rn输出空间是{+1,-1}由输入空间到输出空间的函数 f(x)=si...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9-22 21:42:58
阅读次数:
337
前言 定义: 在特征空间上间隔最大的线性分类器。 核是SVM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 支持向量机的学习策略就是间隔最大化,可形式化为一个求解凸二次规划的问题。 分类 1》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 2》线性支持向量机 3》非线性支持向量机 如果训练数据线性可分,那么可以通过硬间隔最大化,学习一个线性分类器,就是...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9-02 00:31:35
阅读次数:
237
第7章 支持向量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是一种二类分类模型。它的基本模型是定义在特征空间上的间隔最大的线性分类器;支持向量机还包括核技巧,这使它成为实质上的非线性分类器。支持向量机的学习策略就是间隔最大化,可形式化为一个求解凸二次规划(convex q...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8-28 19:08:58
阅读次数:
470
版权声明: 本文由LeftNotEasy发布于http://leftnoteasy.cnblogs.com, 本文可以被全部的转载或者部分使用,但请注明出处,如果有问题,请联系wheeleast@gmail.com前言: 本来上一章的结尾提到,准备写写线性分类的问题,文章都已经写得差不多了,但是突然...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8-17 11:54:05
阅读次数:
195
原文:http://blog.csdn.net/suipingsp/article/details/41645779支持向量机基本上是最好的有监督学习算法,因其英文名为supportvectormachine,简称SVM。通俗来讲,它是一种二类分类模型,其基本模型定义为特征空间上的间隔最大的线性分类...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8-16 11:59:01
阅读次数:
240
在前两节曾经介绍过logistic回归与分类算法,并对线性与非线性数据集分别进行分类实验。Logistic采用的是一层向量权值求和的方式进行映射,所以本质上只能对线性分类问题效果较好(实验也可以看到),其模型如下所示(详细的介绍可看上两次博客:机器学习之logistic分类线性与非线性实验(续)):既然如此,我们可不可以在Y出来之前在多进行几次映射呢?答案是可以的,这就引出了多层网络,每层网络的输出...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8-10 18:13:13
阅读次数:
199
logistic 回归1.问题:在上面讨论回归问题时,讨论的结果都是连续类型,但如果要求做分类呢?即讨论结果为离散型的值。2.解答:
假设:
其中:
g(z)g(z)的图形如下:
由此可知:当hθ(x)h_\theta(x)<0.5时我们可以认为为0,反之为1,这样就变成离散型的数据了。
推导迭代式:利用概率论进行推导,找出样本服从的分布类型,利用最大似然法求出相应的θ\theta因此:...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8-05 18:33:10
阅读次数:
288
第2章 感知机感知机(perceptron)是二类分类的线性分类模型,其输入为实例的特征向量,输出为实例的类别,取+1和-1二值。感知机对应于输入空间(特征空间)中将实例划分为正负两类的分离超平面,属于判别模型。感知机学习旨在求出将训练数据进行线性划分的分离超平面,为此,导入基于误分类的损失函数,利...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26 10:59:12
阅读次数:
253
感知机(perceptron)是二类分类的线性分类模型,其输入为实例的特征向量,输出为实例的类别,取+1和-1二值。感知机对应于输入空间(特征空间)中将实例划分为正负两类的分离超平面,属于判别模型。感知机旨在求出将训练数据进行线性划分的分离超平面。为此,导入基于误分类的损失函数,利用梯度下降法对损失...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22 06:47:05
阅读次数:
178
什么是感知机二分类的线性分类模型,输入是实例的特征向量,输出是实例的类别,取-1和+1两值。感知机对应于输入空间(特征空间)中将实例划分为正负两类的分离超平面,属于判别模型。感知机是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基础。模型的使用条件数据集需要是线性可分的,同时,如果数据集是线性可分的话,经过一定的迭代次数一...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14 17:13:43
阅读次数: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