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1.编译器优化介绍:
由于内存访问速度远不及CPU处理速度,为提高机器整体性能,在硬件上引入硬件高速缓存Cache,加速对内存的访问。另外在现代CPU中指令的执行并不一定严格按照顺序执行,没有相关性的指令可以乱序执行,以充分利用CPU的指令流水线,提高执行速度。以上是硬件级别的优化。再看软件一级的优化:一种是在编写代码时由程序员优化,另一种是由编译器进行优化。编译器优化常用的方法有:...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5-01-29 16:02:36
阅读次数:
272
多线程操作中,需注意互斥性和可见性,重点了解下可见性。
(一)可见性问题来源
1.cpu和内存速度相差过高,引入缓存(cache、寄存器等);一个线程由线程id、指令计数器PC、寄存器集合和堆栈构成,详见《程序员的自我修养》。
每个线程有自己的工作内存,修改进程主内存的值,都需要拷贝到工作内存修改后,再回写,其他现场可能出现,读取到未回写的脏数据。
2....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5-01-27 13:31:34
阅读次数:
181
普通情况下,bootloader是由OEM StartUP code 和Main Code两部分组成。OEM startup code 是首先运行的bootloader代码,它初始化内存寄存器、设置cpu频率并初始化缓存(cache),它也能够完毕一些附加的初始化功能然后跳转到由%WinCEroo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1-26 18:43:51
阅读次数:
179
概述Spring 3.1 引入了激动人心的基于注释(annotation)的缓存(cache)技术,它本质上不是一个具体的缓存实现方案(例如 EHCache 或者 OSCache),而是一个对缓存使用的抽象,通过在既有代码中添加少量它定义的各种 annotation,即能够达到缓存方法的返回对象的效...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1-17 23:26:01
阅读次数:
385
1. 基础
Ø 定义
缓存(cache)是一种用空间换取时间的技术,存在于计算机的很多地方,用来将一些慢速设备中的常用数据保存在快速设备中,取数据的时候直接从快速设备中取,比如cpu二级缓存、内存以及window文件读取缓存。
Ø 特点
如果每次进入页面的时候都查询数据库生成页面内容的话,如果访问量非常大,那么网站性能会非常差。而如果只有第一次...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1-05 16:50:01
阅读次数:
254
缓存介绍如果每次进入页面的时候都查询数据库生成页面内容的话,如果访问量非常大,则网站性能会非常差,而如果只有第一次访问的时候才查询数据库生成页面内容,以后都直接输出内容,则能提高系统性能,这样无论多少人访问都只访问一次数据库,数据库压力不变缓存是一种用空间换取时间的技术,存在于计算机中很多地方,用来...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12-19 17:06:04
阅读次数:
266
Hibernate缓存 缓存(Cache):计算机领域非常通用的概念。它介于应用程序和永久性数据存储源(如硬盘上的文件或数据库)之间,其作用是降低应用程序直接读写永久性数据存储源的频率,从而提高应用的运行性能。缓存中的数据时数据存储源中数据的拷贝。缓存的物理介质通常是内存Hibernate中提供.....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12-03 23:00:07
阅读次数:
327
本文导读:在.NET运用中经常用到缓存(Cache)对象。有HttpContext.Current.Cache以及HttpRuntime.Cache,HttpRuntime.Cache是应用程序级别的,而HttpContext.Current.Cache是针对当前WEB上下文定义的。HttpRunt...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11-23 23:00:20
阅读次数:
297
分层组织计算机存储系统由高层到低层分别名之寄存器堆、高速缓存(cache)、主存(main memory)和外存(secondary memory)。那么为什么记忆系统要层次化呢?如果答案是效率,那么提效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如果原理是传说中的局部性原理(principle of locality),那...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3 17:19:37
阅读次数:
228
mybatis 3.x 已经支持cache功能了,使用很简单,在mappper的xml文件里添加以下节点: 1 2 3 9 ...10 这里有几个要注意的地方:eviction是缓存的淘汰算法,可选值有"LRU"、"FIFO"、"SOFT"、"WEAK",缺省值是LRUflas...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11-13 14:24:40
阅读次数: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