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排序是计算机内经常进行的一种操作,其目的是将一组“无序”的记录序列调整为“有序”的记录序列。分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若整个排序过程不需要访问外存便能完成,则称此类排序问题为内部排序。反之,若参加排序的记录数量很大,整个序列的排序过程不可能在内存中完成,则称此类排序问题为外部排序。内部排序的过程是一...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7-29 00:37:31
阅读次数:
262
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COL1 ORDER BY COL2)表示根据COL1分组,在分组内部根据 COL2排序,而此函数计算的值就表示每组内部排序后的顺序编号(组内连续的唯一的)实际应用取最新的数据select * from (select hlpr.empl...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28 20:30:10
阅读次数:
132
1.三种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树形选择排序,堆排序)#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 #includeconst int INF=0X3f3f3f3f;using namespace std;typedef struct{ int.....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7-26 11:05:56
阅读次数:
112
内部排序算法总结:排序算法有各自的时间复杂度,并不代表时间复杂度高的算法在任何情况下就比时间复杂度低的算法要低效,相反也一样。排序算法按照其最基本的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插入类排序算法直接插入排序算法折半插入排序算法希尔排序算法选择类排序算法简单选择排序算法堆排序交换类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快速排序1...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7-20 23:08:18
阅读次数:
147
排序可分为两种:内排序和外排序。在排序过程中,全部记录存放在内存,称为内排序;如果排序过程中需要使用外存,则成为外排序。
内排序有以下几类:
插入类排序:直接插入排序、二分法(折半)插入排序、希尔(缩小增量)排序
选择类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
交换类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三路划分的快速排序
归并类排序:二路归并排序
基数类排序:MSD基数排序、LSD基数排序
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直接插入...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7-18 11:09:15
阅读次数:
165
数据结构中常见的内部排序算法: 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 归并排序、基数排序、计数排序直接插入排序: 思想:每次将一个待排序的记录,按其关键字大小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好序的子序列中,直到全部记录插入完成。 性...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7-14 13:10:31
阅读次数:
211
直接插入排序
算法思想:直接插入排序是一种最基本的插入排序方法,其基本操作是将第i个记录插入到前面i-1个已排好序记录中。具体过程为:将第i个记录的关键字Ki,依次与前面记录的关键字K(i-1),K(i-2),,,,K1进行比较,将所有关键字大于Ki的关键字记录依次向后移动一个位置,直到遇见一个关键字小于或等于Ki的记录Kj此时Kj后面必为空位置,将第i个记录插入空位置即可。完整地插入排序是从i...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7-11 16:51:35
阅读次数:
142
概述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的排序记录,在排序过程中需要访问外存。我们这里说说八大排序就是内部排序。当n较大,则应采用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的排序方法:快速排序、堆排序或归并排序序。快速排序:是目前基于比较的...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7-10 20:43:43
阅读次数:
94
概述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的排序记录,在排序过程中需要访问外存。我们这里说说八大排序就是内部排序。当n较大,则应采用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的排序方法:快速排序、堆排序或归并排序序。 快速排序:是目前基于比较...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7-01 09:55:58
阅读次数:
274
1.冒泡排序(Bubble Sort)冒泡排序方法是最简单的排序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的元素看作是竖着排列的“气泡”,较小的元素比较轻,从而要往上浮。在冒泡排序算法中我们要对这个“气泡”序列处理若干遍。所谓一遍处理,就是自底向上检查一遍这个序列,并时刻注意两个相邻的元素的顺序是否正确。...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25 21:09:14
阅读次数: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