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F开启流模式,主要是设置一个叫TransferMode的属性,所以,你看看哪些Binding的派生类有这个属性就可以了。TransferMode其实是一个举枚,看看它的几个有效值:Buffered:缓冲模式,说白了就是在内存中缓冲,一次调用就把整个消息读/写完,也就是我们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普通的...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0 20:29:55
阅读次数:
206
Problem B: C++习题 虚函数-计算图形面积
Description
编写一个程序,定义抽象基类Shape,由它派生出5个派生类: Circle(圆形)、Square(正方形)、Rectangle(矩形)、Trapezoid(梯形)、Triangle(三角形)。
用虚函数分别计算几种图形面积,并求它们之和。
要求用基类指针数组,使它每一个元素指向一个派生类对象。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0 15:07:53
阅读次数:
286
Problem A: C++习题 抽象基类
Description
编写一个程序,声明抽象基类Shape,由它派生出3个派生类: Circle(圆形)、Rectangle(矩形)、Triangle(三角形),用一个函数printArea分别输出以上三者的面积(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个图形的数据在定义对象时给定。
Input
圆的半径
矩形的边长
三角...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0 14:32:52
阅读次数:
170
在如何用boost::serialization去序列化派生模板类这篇文章中,介绍了序列化派生类模板类,在写測试用例时一直出现编译错误,调了非常久也没跳出来,今天偶然试了一下...竟然调了出来。先看看变异错误的代码(。。。看不出有错,但是编译就有错)。基类代码:class
base_class{pu...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0 12:59:03
阅读次数:
387
类的继承---->
一个新类从一个已有的类那里获得其已有特性,称为累的继承(从一个已有的父类产生一个新的子类,称为类的派生)单继承--->一个派生类只从一个基类派生,为单继承(简单说就是一个子类只有一个父类即为单继承)多重继承--->一个子类有两个或多个父类就是多重继承。继承声明形式:class
派...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10 11:59:21
阅读次数:
234
from:http://blog.csdn.net/crayondeng/article/details/144985391.
公有继承(public)公有继承的特点是基类的公有成员和保护成员作为派生类的成员时,它们都保持原有的状态,而基类的私有成员仍然是私有的,不能被这个派生类的子类所访问。2.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10 09:23:31
阅读次数:
207
CDC是MFC的DC的一个类
HDC是DC的句柄,API中的一个类似指针的数据类型.
MFC类的前缀都是C开头的
H开头的大多数是句柄
这是为了助记,是编程读\写代码的好的习惯.
CDC中所有MFC的DC的基类.常用的CClientDC dc(this);就是CDC的子类(或称派生类).
CDC等设备上下分类,都含有一个类的成员变量:m_nHdc;即...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8 10:32:40
阅读次数:
183
C++面向对象中,虚函数与虚继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虚函数
C++程序中只要类中含有虚拟函数,编译程序都会为此类生成一个对应的虚拟函数跳转表(vtbl),该虚拟函数跳转表是一个又若干个虚拟函数体入口地址组成的一个线性表。派生类的虚拟函数跳转表的前半部分由父类的vtbl得出,但是里面的内容...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07 20:28:48
阅读次数:
344
1. 基类构造函数负责初始化继承的数据成员,派生类构造函数主要用于初始化新增的数据成员。
2.C++要求引用和指针类型与赋值的类型匹配,但是这一规则对继承来说例外。不过这种例外只是单向的,不可以将基类对象和地址赋给派生类引用和指针。 class
TableTennisPlayer { private...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5 20:52:09
阅读次数:
201
1、虚基类的作用从上面的介绍可知:如果一个派生类有多个直接基类,而这些直接基类又有一个共同的基类,则在最终的派生类中会保留该间接共同基类数据成员的多份同名成员。在引用这些同名的成员时,必须在派生类对象名后增加直接基类名,以避免产生二义性,使其惟一地标识一个成员,如
c1.A::display(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02 18:20:05
阅读次数: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