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排序与高速排序,归并排序一样都是时间复杂度为O(N*logN)的几种常见排序方法。学习堆排序前,先解说下什么是数据结构中的二叉堆。二叉堆的定义二叉堆是全然二叉树或者是近似全然二叉树。二叉堆满足二个特性:1.父结点的键值总是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不论什么一个子节点的键值。2.每一个结点的左子树和右...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9 07:54:46
阅读次数:
174
vim的学习曲线相当的大(參看各种文本编辑器的学习曲线),所以,假设你一開始看到的是一大堆VIM的命令分类,你一定会对这个编辑器失去兴趣的。以下的文章翻译自《Learn Vim Progressively》,我认为这是给新手最好的VIM的升级教程了,没有列举全部的命令,仅仅是列举了那些最实用的命令。...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8 23:30:28
阅读次数:
383
这题,通过多次试验,可以发现,当只存在两堆(以下称对)相等的石子时,先手必输。更进一步,当N对这样的石子存在时,先手必输。于是,若1要赢,一种方法是,把石子都变成相等的对。考虑石子中无对的情况,若存在对,我们把那些对忽略,因为先手对于这些对是必输的。当N为奇数时,随机考虑这样的情况(有序)a=(b-...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7 00:18:13
阅读次数:
257
堆排序(heap sort) 详解 及 代码(C++)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堆排序包含两个步骤: 第一步: 是建立大顶堆(从大到小排序)或小顶堆(从小到大排序), 从下往上建立;第二步: 是依次交换堆顶和堆底, 并把交换后的堆底输出, 只排列剩余的堆, 从上往下建立;代码:/*
* main.cpp
*
* Created on:...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16 22:12:58
阅读次数:
311
1、vector
变长一维数组,连续存放的内存块,有保留内存,堆中分配内存;
支持[]操作,高效率的随机访问;
在最后增加元素时,一般不需要分配内存空间,速度快;在中间或开始操作元素时要进行内存拷贝效率低;
vector高效的原因在于配置了比其所容纳的元素更多的内存,内存重新配置会花很多时间;
注:需要高效的随即存取,而不在乎插入和删除使用vector。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6 22:11:01
阅读次数:
239
一、jvm内存结构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JVM虚拟机栈(JVM Stacks)、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s)、堆(Heap)、方法区(Method Area)(1)PCR尾随线程生命周期,记录当前运行到的.class字节码行数,用于...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16 13:40:31
阅读次数:
266
2014.06.15 22:14简介: 堆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据结构,其中以二叉堆最为常用。二叉堆可以看作一棵完全二叉树,每个节点的键值都大于(小于)其子节点,但左右孩子之间不需要有序。我们关心的通常只有堆顶的元素,而整个堆则被封装起来,保存在一个数组中。图示: 下图是一个最大堆: 实现: 优...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16 13:16:58
阅读次数:
230
超过70秒的请求是通过分析IIS日志发现的,通过Wireshark抓包分析请求是9:22:21收到的。这个请求响应内容的长度是:Content-Length 1154110(1.1MB),云服务器在收到请求后,发了一个ACK包。接下来就是一堆的TCP segment of a reassembled...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5 12:08:40
阅读次数:
527
给一堆盒子,知道每个盒子的三围(长宽高),盒子正面朝你,不能旋转摆放,按照大的放在小的下面的原则堆起来,必须是 strictly larger,同样大小的盒子不行,问怎么样堆到最大的高度?思路:动态规划最优解一定是 max( {box_1 be the bottom}, {box_2 be the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4 15:46:55
阅读次数:
369
(1) 结构体是值类型,它可以包含数据和方法;类是引用类型
(2) 结构体是值类型,不要求堆分配
(3) 结构体存储自身的数据在结构体中,而类存储一个动态对象的引用
(4) 结构体通常用于较小的数据结构
(5) 结构体会影响性能
(7) 构造函数是由新操作符调用的,但是其不会分配在堆上
(8) 一个结构体构造函数直接返回结构体值本身(存储在栈的临时位置),该值
在必要时被拷贝...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4 09:09:02
阅读次数: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