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模式应用不应用,取决于对现在和未来判断后的取舍.没必要用尽量不用! 2.设计模式的目的是 减少复杂度(一个函数中包含的功能个数), 降低耦合度(一个对象与其他对象的关系个数).耦合度不能为0,越小越好,复杂度最小是1; 如一个function里,即用ajax来获取数据,又把返回数据渲染到页面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2-14 19:36:47
阅读次数:
161
使用迭代器模式,可以帮助我们编写可以复用的类,当这个类发生改变时,不需要对其它的类进行修改或者很小的修改即可应对。就上面的书架例子来说,不管BookShelf如何变化,只要BookShelf返回的Iterator类的实例没有问题(hasNext方法和Next方法都可以正常工作),即使调用方不对迭代输...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2-13 22:39:58
阅读次数:
252
开发者可以将页面内的功能模块抽象成自定义组件,以便在不同的页面中重复使用;也可以将复杂的页面拆分成多个低耦合的模块,有助于代码维护。自定义组件在使用时与基础组件非常相似。 创建自定义组件 类似于页面,一个自定义组件由 json wxml wxss js 4个文件组成。要编写一个自定义组件,首先需要在 ...
分类:
微信 时间:
2018-12-12 16:26:32
阅读次数:
252
1.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区别面向过程优点:性能比面向对象要高,因为类的实例化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通常用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缺点:代码量太大,难维护,难扩展面向对象优点易维护、易复用、易扩展,由于面向对象有封装、继承、多态性的特性,可以设计出低耦合的系统,使系统更加灵活、更加易于维护缺点性能低于面向对象程序2.Java语言的特点简单、易学跨平台面向对象分布式健壮性支持多线程支持网络编程支持编译和解释3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12-11 17:23:02
阅读次数:
236
前言: C++的异常处理机制是用于将运行时错误检测和错误处理功能分离的一 种机制(符合高内聚低耦合的软件工程设计要求), 这里主要总结一下C++异常处理的基础知识, 包括基本的如何引发异常(使用throw)和捕获异常(try catch)相关使用注意点, 以及C++标准库提供的一套标准异常类和这些异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12-11 11:16:21
阅读次数:
232
概念 spring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 创建对象及管理这些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实现低耦合、高内聚 。还提供像通用日志记录、性能统计、安全控制、异常处理等面向切面的能力,还能帮我们管理最头疼的数据库事务,本身提供了一套简单的JDBC访问实现,提供与 第三方数据访问框架集成(如Hibernate、JPA)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12-07 22:34:00
阅读次数:
334
博客: "blog.shinelee.me" | "博客园" | "CSDN" 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的思考方式 面向过程 和 面向对象 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思考方式 上,面对同样一个任务, 面向过程的思考方式 ,首先想的是 一步步该怎么做 , 对任务进行分解,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划分成不同阶段的子任务 对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1-29 19:50:47
阅读次数:
223
开发一个系统时,要求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高内聚,就是模块内部的联系紧密,其中功能内聚是最强的内聚,模块内所有元素的各个组成部分全部都为完成同一个功能而存在,共同完成一个单一的功能,模块已不可再分。即模块仅包括为完成某个功能所必须的所有成分,这些成分紧密联系、缺一不可。通常从判断模块名字,就能判断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1-25 13:25:17
阅读次数:
218
1.多表关联 在日常开发中 如果性能要求比较高 不应该使用外键 1.效率降低 2,耦合问题 关联起来后管理麻烦 这个时候 关系只是逻辑关系 很有可能产生错误数据 为什么要分表? 1.有重复数据 浪费空间 2.数据结构混乱 3.扩展性、维护性差 需要分表: create table dept(id i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8-11-21 15:56:28
阅读次数:
182
1.单一责任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单一责任原则:一个类只负责一个功能领域中的响应职责,或者就一个类而言,应该只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它是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指导方针,是最简单但又是最难运用的原则,需要设计人员发现类的不同职责并将其分离,而发现类的多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1-14 15:39:12
阅读次数: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