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中,你想在你的程序中调用某个类比如说是A1,如果你在程序中直接new A1(),这样就写死了。如过下次业务逻辑有变化,你就必须重新修改A1类的代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A1类被其他的程序调用,你修改了A1类的代码,可能会对其他程序造成影响。 但是如果你在配置文件里配置你要用到的类的相关属性,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9-02 15:04:19
阅读次数:
174
因为Spring在加载类的实例时,我们知道其实是用工厂的方式,给出一个个实例,而在工厂里面,用了单例,但是真正实例化,则是反射的newInstance来创建对象,而不是new。 那么,为什么是反射的newInstance,而不是new呢? 那么首先我们必须明白,Java里面,反射的目的是什么? 高内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8-29 16:58:57
阅读次数:
194
1、单一职责原则(srp) 每一个对象或者类只有一个职责。高内聚、底耦合。 2、开闭原则(ocp) 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使用性,灵活性,扩展性,稳定性延续性,重复、维护 3、里氏替换原则(lsp) 在继承体系中利用抽象和多态静态改为动态。,也就是说任何父类出现的地方都可以用他的子类来替换,不影响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8-27 18:27:56
阅读次数:
199
三层架构与MVC的关系 三层架构是一个分层式的软件体系架构设计,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分层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有利于系统后期的维护、更新或者移植。 MVC是一个设计模式,分为::MVC 即Model(模型),View(视图),Cont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8-08-23 19:33:08
阅读次数:
212
问题的提出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能设计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软件出来。怎样是高水平、高质量的软件?它应当是易于维护、易于适应变更、可重用性好的一个系统。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答案当然是“低耦合、高内聚”了。低耦合就是软件在构造的时候,各个模块、各个功能、各个类都不会过度依赖于它周围的环境。只有这样,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8-22 10:22:24
阅读次数:
147
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若干正交的紧密关联的子系统,以及高内聚低耦合的小而美的模块与微服务,理清职责、交互与边界。划分的基本原则是“识别、分离和组合关注点”。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8-19 20:03:55
阅读次数:
217
1、 接口:接口就是给出一些没有内容的方法,封装到一起,到某个类要使用的时候,在根据具体情况把这些方法写出来。 接口是更加抽象的抽象的类, 抽象类里的方法可以有方法体, 接口里的所有方法都没有方法体。 接口体现了程序设计的多态和高内聚低偶合的设计思想。 接口是一种规范和标准,他们可以约束类的行为,是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8-16 20:05:14
阅读次数:
232
三层架构是分别在src和webroot中写,src中分别写三个包,分别为实体类包、接口包、实现接口的包。在webroot里新建jsp文件,里面是纯设计,没有java代码。在webroot下新建个文件夹,把要实现的代码分别写在新的jsp页面里,通过代码进行跳转 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8-13 18:10:10
阅读次数:
199
网络的目的是什么? 用于信息传输、接受 能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链接到一起 实现资源的共享 OSI模型: 应用层:提供程序服务 表示层:数据加密、优化、压缩 会话层:建立链接、传输服务 传输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网络层:路由选择 网路互联 连表层:链接交换 物理层:硬件、接口、网卡规定等 特点: 将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8-12 15:45:07
阅读次数:
144
简单介绍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3-tier architecture: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微软推荐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从下至上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8-11 22:01:52
阅读次数: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