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amlaosong
因为要修改导入程序,发现Linux定时任务中用脚本代替可执行程序的一个好处。
Linux服务器中有个定时执行的任务,将下载的数据导入数据库,这样的任务一般都是凌晨启动。因为数据结构变化或者优化程序,就需要修改导入程序,而导入程序因为执行时间长,白天往往都在执行中,不能覆盖,只能用另一个名称保存,要想定时任务第二天启动时使用新的程序,就必须修改定时任务中的程序名。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5-04-30 18:19:50
阅读次数:
180
一.进程控制块PCB-stack_struct进程在操作系统中都有一个结构,用于表示这个进程。这就是进程控制块(PCB),在Linux中具体实现是task_struct数据结构,它主要记录了以下信息:状态信息,例如可执行状态、就绪状态、阻塞状态等。性质,由于unix有很多变种,进行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5-04-30 17:38:13
阅读次数:
170
在数据结构中有个讲述如何模拟银行排队,最终算出每个人平均的逗留时间。
这是需要数据结构的知识。将银行的每个窗口看成是一个队列,那么对于每次来一个人,都需要从最短的队列进行排队。(其实更优秀的做法是从最短的等待时间队列来排队)。
这里的做法是这样的,首选在一个队列中插入一个人,整个事件是事件驱动的,每次去检查所有队列,删除那些业务用时已经超出的人,然后选择最短的队列来插入一个人,也就是说,每次插...
分类:
微信 时间:
2015-04-30 16:15:21
阅读次数:
263
组合模式又叫做部分-整体模式,使我们在树型结构的问题中模糊简单元素和复杂元素的概念,客户程序可以像处理简单元素一样来处理复杂的元素,从而使得客户程序与复杂元素的内部结构解耦。组合模式可以优化处理递归或分级数据结构。有许多关于分级数据结构的例子,使得组合模式非常有用武之地。...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30 16:14:25
阅读次数:
191
前面说的 各种查找都是 基于 “比较” 的基础 来进行 查找的。查找的 效率 要 看 比较的 次数。那么 有没有 不需要 比较,就可以 找到 想要的数据的 方法呢?
哈希表 就是 这样的 一种方法,它用 数组 作为 保存 关键字的 数据原型,通过 一个 哈希 函数f(k),来找到 关键字 存储的位置,从而 找到想要的信息。
例如 我们 想要解决 这样的一个问题:
假设这有一个各种字母组成的...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30 12:42:19
阅读次数:
151
这是到很常见的题目,非常简单,但你用到数据结构了吗,或者说你用对了吗?...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4-30 10:47:06
阅读次数:
202
树的主要内容 树型结构:非线性结构,以分支关系定义的层次结构。
主要内容:
树和二叉树的概念、性质
二叉树的存储
二叉树的遍历
线索二叉树
树与二叉树的转化
Huffman树(最优树)
树的定义树(Tree)是n(n≧0)个结点的有限集合T,若n=0时称为空树,否则:
⑴ 有且...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30 10:46:44
阅读次数:
171
顺序存储结构二叉树存储结构的类型定义:#define MAX_SIZE 100
typedef telemtype sqbitree[MAX_SIZE];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自上而下、自左至右”存储完全二叉树的数据元素。
对于完全二叉树上编号为i的结点元素存储在一维数组的下标值为i-1的分量中,如图6-6(c)所示。
对于一般的二叉树,将其每个结点与完全二叉树上的结...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30 10:44:48
阅读次数:
133
中序遍历二叉树1 递归算法
算法的递归定义是:
若二叉树为空,则遍历结束;否则
⑴ 中序遍历左子树(递归调用本算法);
⑵ 访问根结点;
⑶ 中序遍历右子树(递归调用本算法)。中序遍历的递归算法void InorderTraverse(BTNode *T)
{ if (T==NULL)
return;
InorderTraverse(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30 10:41:25
阅读次数:
192
线索树 遍历二叉树是按一定的规则将树中的结点排列成一个线性序列,即是对非线性结构的线性化操作。如何找到遍历过程中动态得到的每个结点的直接前驱和直接后继(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除外)?如何保存这些信息?问:一棵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有多少个空闲指针域未用? 若一棵二叉树有n个结点,则有n-1条指针连线 , 而n个结点共有2n个指针域(Lchild和Rchild) ,所以有n+1个空闲指针域未用。
可以...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30 10:39:36
阅读次数: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