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知识 在正式进入编写环节之前,建议先花一点时间了解下javaagent(这是JDK 5引入的一个玩意儿,最好了解下其工作原理);另外,Skywalking用到了byte-buddy(一个动态操作二进制码的库),所以最好也熟悉下。 当然不了解关系也不大,一般不影响你玩转Skywalking。 ja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24 13:03:26
阅读次数:
18
说到消息中间件,身在互联网的童鞋们肯定下意识的就是高并发,高性能io调度等浮现在脑海,但是对应用来说,可能他的作用远不止性能这么简单,尤其是对与交易,金融打交道的业务平台来说。ok,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金融交易平台中,哪些场景是需要我们用到消息中间件的?为什么要使用?怎么设计中间件私有云让开发比较爽?(鉴于不同同学语言擅长不相同,这里只聊设计原理和机制方面的内容,本文会涉及市面上流行的开源产品,如a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23 12:35:40
阅读次数:
7
在看阮一峰的react入门的时候,写到一段代码,但是写完就报错了,经过多方查找,终于解决掉了 错误描述: 解决方法: 将React.createClass换成React.Component,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就不报错了 (^._.^)? 文章地址:https://toddmotto.com/re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20-11-21 12:12:27
阅读次数:
15
DNS是Domain Name System的简写,即域名系统,它作为可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简单地说,如果我们想访问岂安科技的官网,本来需要输入网站主机的IP地址,但是DNS可以将http://www.bigsec.com解析成对应的IP地址,我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20 12:16:36
阅读次数:
13
有那么一群爱“拍戏”的程序员前一段时间,网上疯传一组视频,视频里两个大老爷们儿在公司里打得不可开交:据传闻,打人的是程序员,挨打的是产品经理。之所以打起来,是因为产品经理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需求:根据用户所用手机壳的颜色,来改变APP的背景色。后来,有知情者辟谣了:这打架的两人都是程序员,打架的起因是要争抢公司的微波炉来热午饭,根本不存在产品经理乱提需求这码事。嗯~~这样的打架动机还算说得过去。谣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9 12:09:13
阅读次数:
7
Tomcat服务器总结 一、服务器相关概念 1、什么是服务器 服务器:分为软件服务器和硬件服务器 硬件服务器:运行在互联网上的、具有静态IP的一台计算机(通常配置比较高) 软件服务器:运行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程序(软件),将服务器软件安装在硬件服务器上,才可以对外提供服务。 服务器软件分为很多种:数据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8 13:21:48
阅读次数:
18
一、缘起(1)并发量大,流量大的互联网架构,一般来说,数据库上层都有一个服务层,服务层记录了“业务库名”与“数据库实例”的映射关系,通过数据库连接池向数据库路由sql语句以执行:如上图:服务层配置用户库user对应的数据库实例物理位置为ip(其实是一个内网域名)。(2)随着数据量的增大,数据要进行水平切分,分库后将数据分布到不同的数据库实例(甚至物理机器)上,以达到降低数据量,增强性能的扩容目的: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11-18 13:09:39
阅读次数:
15
一分钟系列之《啥,又要为表增加一列属性?》分享了两种数据库属性扩展思路,被喷得厉害。第二天补充了一篇《这才是真正的表扩展方案》,分享了互联网大数据高并发情况下,数据库属性扩容的成熟工具及思路。对于version+ext方案,还是有很多朋友质疑“线上不可能这么用”。本篇将讲述一下58同城最核心的数据“帖子”的架构实现技术细节,说明不仅不是“不可能这么用”,而是大数据,可变属性,高吞吐场景下的“常用手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8 13:05:44
阅读次数:
10
一、什么是高并发高并发(HighConcurrency)是互联网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它通常是指,通过设计保证系统能够同时并行处理很多请求。高并发相关常用的一些指标有响应时间(ResponseTime),吞吐量(Throughput),每秒查询率QPS(QueryPerSecond),并发用户数等。响应时间:系统对请求做出响应的时间。例如系统处理一个HTTP请求需要200ms,这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8 13:05:25
阅读次数:
6
Q1不知不觉的过完了,借着放假,把Q1的文章做一个系统化的总结,平时看上去一篇一篇比较零散,过一段时间回过头来结构化一把。一月份,简单聊了下三大分离架构实践:《互联网动静分离架构实践》2.3W+《互联网读写分离架构实践》2.2W+《互联网前后台分离架构实践》2.5W+或许,这些技术不是啥新鲜玩意,很多公司也都在用,文章重点阐述了“这些技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常见的实践”。一月份还有一篇重磅文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8 12:20:49
阅读次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