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1.NSArray\NSMutableArray?有序?快速创建(不可变):@[obj1, obj2, obj3]?快速访问元素:数组名[i]2.NSSet\NSMutableSet?无序3.NSDictionary\NSMutableDictionary?无序?快速创建(不可变):@{ke...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5-02-26 19:56:20
阅读次数:
128
当Windows系统进入Win7之后,任务栏默认的文件资源管理器图标功能是“库”;Win8/Win8.1的这一按钮打开的是“这台电脑”。进入Win10之后,目前这一功能默认变为“快速访问”(曾经被称为“主页”)。当然,很多用户还是习惯于打开“这台电脑”,所以微软现在给了这部分用户一个选择的机会。方法...
很简单的实现,使用List保存数据,Map实现快速访问.
具体实现了下面几个函数:
func NewLRUCache(cap int)(*LRUCache)
func (lru *LRUCache)Set(k,v interface{})(error)
func (lru *LRUCache)Get(k interface{})(v interface{},ret bool,err er...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2-03 19:27:20
阅读次数:
188
一、索引 索引是一种快速访问数据的途径,可提高数据库性能。索引使数据库程序无须对整个表进行扫描,就可以在其中找到所需的数据,就像书的目录,可以快速查找所需的信息,无须阅读整本书。 (一)索引的分类 逻辑分类:单列索引、组合索引、唯一索引、非唯一索引,函数索引。 物理分类:区分索引、非分区索引...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1-15 21:51:54
阅读次数:
240
现在来学习一下关于表的基本操作!主要是建立表和基本的约束,之后会继续讲解介绍索引的问题!
#列--也称为属性列,在具体创建表的时候,必须指定列的名字和数据类型
#索引--是指根据指定的数据库列表列建立起来的顺序,提供了快速访问数据的途径
#------可监督表的数据,使其索引所指向的列中的数据不重复
#触发器--是指用户定义的命令的集合,当对一个表中的数据进行插入,更新或者删除时这组命令...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1-15 16:05:54
阅读次数:
191
用Bitmap.GetPixel和Bitmap.SetPixel访问像素点实在是太慢了,必须要用LockBits的方式访问内存才能改善,这里贴一个快速访问Bitmap每个像素点的包装类,是国外一个老外写的,感觉很好用。 public class LockBitmap { Bitmap source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1-15 12:37:47
阅读次数:
209
RandomAccess是一个标记接口,实现该接口表示支持快速访问。这是一个空接口,没有任何方法。 当实现该接口时,说明支持快速访问。即:for (int i=0, n=list.size(); i<n; i++)list.get(i);要比for (Iterator i=list.ite...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12-26 16:17:30
阅读次数:
167
SQL Server性能优化涉及到许多方面,如良好的系统和数据库设计,优质的SQL编写,合适的数据表索引设计,甚至各种硬件因素:网络性能、服务器的性能、操作系统的性能,甚至网卡、交换机等。这篇文章主要讲到如何改善索引当根据索引码的值搜索数据时,索引提供了对数据的快速访问。事实上,没有索引,数据库也能...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12-17 12:27:14
阅读次数:
264
三、缓存图像1.使用内存缓存内存缓存在提高占用APP内存的情况下,提供快速访问图像的便利。提倡使用LruCache来引用图像(早在API4的Support Library中已经提供该类),通过强引用LinkedHashMap来缓存LruCache,保持最新最近使用的LruCache,移除最后使用的L...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12-15 13:36:27
阅读次数:
217
9.3.1 使用 .NET 集合
到目前为止,虽然我们主要是用F# 内置的列表类型来保存数据集合,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其他的 .NET 类型,比如,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命名空间下的 Dictionary 类,也是有用的。这种类型对需要根据键进行快速访问,特别有用,因为提供了类似功能的不可变类型(比如,F# 库中的 Map),效率低下。
需要注意的是,Dic...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12-11 15:59:47
阅读次数: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