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的存储结构1.1 邻接矩阵 图的邻接矩阵存储方式是用两个数组来表示图。一个一维数组存储图中顶点信息,一个二维数组(邻接矩阵)存储图中的边或弧的信息。 设图G有n个顶点,则邻接矩阵是一个n*n的方阵,定义为: 看一个实例,下图左就是一个无向图。 从上面可以看出,无向图的边数组是一个对称矩...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9 17:34:58
阅读次数:
258
模拟文件损坏可以使用两个工具,windows nt 下使用uttra edit ,还有就是使用ORACLE内部工具BBED,下面主要看这个工具如何使用。 一、BBED(OracleBlockBrowerandEDitor Tool),用来直接查看和修改数据文件数据的一个工具,是Oracle一款内部工...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08-28 22:29:46
阅读次数:
451
这种洗牌方式的算法:
1:初始化一个长度为54的数组,和54张牌。
2:从i=1开始到54,每次从剩余的牌堆中随机抽一张牌放到数组的i下标下。
这样我们可以用一个数组做也可以用两个数组做。
就和经典的选择排序一样。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POKER_NUM 54
int poker[54...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8-28 13:23:09
阅读次数:
393
思路: 使用两个队列(一个可以顺序读,所以用vector模拟),每个队列放一层结点。
题解: 两种方法: 1. 使用栈: O(n) Time, O(n) Space。 2. Morris traversal (构造线索树), O(n) Time, O(1) Space.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7 20:16:18
阅读次数:
227
使用两个栈实现一个队列
队列是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FIFO),栈是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FILO),
用两个栈来实现队列的最简单方式是:进入队列则往第一个栈压栈,
出队列则将第一个栈的数据依次压入第二个栈,然后出栈.
两条规则:
1)进队列,则直接压入第一个栈
2)出队列,若果第二个栈不为空,直接pop(),如过第二个栈为空,
则把第一个栈中的数据全部压入第二个栈(第一个栈此时为空...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7 01:40:37
阅读次数:
230
我们知道,一维空间是一条线,数学中用一条数轴来表达;二维空间是一个平面,数学中用平面坐标系来表达。那么二维数组又是什么样的呢?线与面我们用一个下标来描述一维数组中的某个元素,就好像在用数描述一条线上的点。而所有的数据都是存储在一条线上。如果我们采用两个下标,就能形成一个平面,犹如一张表格,有行有列,...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8-25 11:29:44
阅读次数:
251
我的方案中,使用两个 hash_set 分别存储当前层和下一层结点,另一个 hash_set存储之前遍历过的结点。
思想: 在 I 的基础之上, 加入 hash_map 记下每条边, 从 end 开始搜索,建立以 start 为源点,end 为汇点的图,然后从 start 开始深搜即可。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5 02:15:43
阅读次数:
264
还是喜欢英语7,8分钟的短视频,陈伟老师的VB视频,耿建玲老师的SQL视频,都是在30-40分钟之间,一个番茄不够用,两个番茄用不完。不过还好,无论是陈伟老师的VB视频,还是耿建玲老师的SQLServer视频,其中的信息量都是很大的,看完后能学到很多知识。画个图,整理一下视频中的知识。
视频中主要介绍SQL Server的知识和SQL
Server2000的使用方法。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08-24 18:04:02
阅读次数:
234
题目链接题意:一个女孩打比赛,每次比赛结果若在前200名则能给她的rating加上50分,否则将会将去100分(rating最小为0,最大为1000----能够进入前200的概率为p)。为了能够达到1000分,这个女孩使用两个帐号进行比赛,每次使用rating低的那个帐号比赛,直到有一个帐号rati...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4 17:53:22
阅读次数:
141
Given a m x n matrix, if an element is 0, set its entire row and column to 0. Do it in place.思路:使用两个向量分别记录每一行和每一列是否存在0。 1 class Solution { 2 public: 3...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4 12:49:02
阅读次数: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