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系统调用(slow system call):此术语适用于那些可能永远阻塞的系统调用。永远阻塞的系统调用是指调用有可能永远无法返回,多数网络支持函数都属于这一类。如:若没有客户连接到服务器上,那么服务器的accept调用就没有返回的保证。EINTR错误的产生:当阻塞于某个慢系统调用的一个进程捕获某...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7 10:24:02
阅读次数:
190
一:背景linux中的mkdir命令是用来创建一个目录的,相应的就需要使用到linux中的系统调用函数mkdir来实现目录创建的功能。单单只是创建目录的话一个系统调用足以,本文是使用mkdir函数来实现mkdir-p这个选项的功能,对其不存在的父目录实现创建。二:思路对于一个a/b/c这样的一个..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7-26 15:38:32
阅读次数:
283
进程和程序
exec和fock简述
exec系统调用从指定程序重新初始化进程,虽然进程还在,但程序已经改变了。
fock系统调用仅通过复制指令、用户数据和系统数据段来创建从现存进程克隆的新进程,该新进程不是从程序初始化得来的,所以旧进程和新进程执行同样的指令。
除启动UNIX内核本身外,exec是程序在UNIX上获得执行的唯一方法...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7-24 23:35:33
阅读次数:
597
当一个任务(进程)执行系统调用而陷入内核代码中执行时,我们就称进程处于内核运行态(或简称为内核态)。此时处理器处于特权级最高的(0级)内核代码中 执行。当进程处于内核态时,执行的内核代码会使用当前进程的内核栈。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内核栈。当进程在执行用户自己的代码时,则称其处于用户运行态(用 户态)。...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4 22:49:33
阅读次数:
167
写过Android程序的都知道Activity中有一个名称叫onCreate的方法。该方法是在Activity创建时被系统调用,是一个Activity生命周期的开始。可是有一点容易被忽视,就是onCreate方法的参数saveInstanceState。因为在一般的程序开发中,很少用到这个参数。on...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4 12:09:35
阅读次数:
223
mount()的最后一个参数data是传给文件系统解释的,有兴趣可以跟踪一下系统调用mount的流程(以vfat为例):sys_mount()-->do_mount()-->do_add_mount()-->do_kern_mount()-->do_kern_mount()-->get_sb_bde...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4 10:18:13
阅读次数:
281
本文转载自网络。 01、版权和版本 02、缩进、空格、换行、空行、对齐 03、程序注释 04、函数的[in][out]参数 05、对系统调用的返回进行判断 06、if 语句对出错的处理 07、头文件中的#ifndef 08、在堆上分配内存 09、变量的初始化 [Page] 10、h和c文件的使用 1...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3 12:24:06
阅读次数:
261
1.在火狐地址栏里输入“about:config”,等系统调用完毕之后按照下列步骤:2.更改 "network.http.pipelining" 为ture3.更改 "network.http.proxy.pipelining"为ture4.更改 "network.http.pipelining.m...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3 12:07:16
阅读次数:
229
1、who命令通过读系统日志的内容显示当前已经登录的用户。 2、Unix系统把数据存放在文件中,可以通过以下系统调用操作文件: open(filename, how)
creat(filename, mode)
read(fd, buffer, amt)
write(fd, buffer...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7-23 00:31:57
阅读次数:
347
I/O管理
--I/O核心子系统
一、I/O调度概念
操作系统开发人员通过为每个设备维护一个请求队列来实现调度。当一个应用程序运行阻塞I/O系统调用时,该请求就加到相应设备的队列上。
二、高速缓存与缓冲区
1.高速缓存
高速缓存是可以保留数据拷贝的高速内存。
主要是用来提高访问速度!实例:chrome浏览器第一次与第二次启动的速度差别!
2.缓冲区
缓冲区是用来保存在两设备之间或在设备和应用程序之间所传输数据的内存区域。缓冲技术可分为:
单缓冲:在设备和处理...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2 23:55:07
阅读次数: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