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有可用性组上启用某个辅助副本的自动种子设定?在主副本上执行ALTER AVAILABILITY GROUP [<availability_group_name>]??? MODIFY REPLICA ON ‘<secondary_node>‘??? WITH (SEEDING_MODE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8-06-14 14:50:06
阅读次数:
201
A->B传文件步骤1,先在B机器上启动一个接收文件的监听,格式如下意思是把赖在9995端口接收到的数据都写到file文件里(这里文件名随意取)nc-l9995>zabbix.rpm步骤2,在A机器上往B机器的9995端口发送数据,把下面rpm包发送过去nc10.0.1.1629995<zabbix.rpm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6-13 15:08:25
阅读次数:
175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目前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操作系统做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上,针对应用软件提供了简单的接口,向下对硬件做到了封装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主要分为Windows,Android,ios Linux,MacOs, WindowsService, 操作系统主要应用于,电脑桌面,服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8-06-10 22:58:12
阅读次数:
262
adb连接手机进行调试有两种方式,一种使用USB线,一种使用无线WiFi。 第一种 使用USB线连接 1. 在手机上启用USB调试 2. CMD窗口输入adb devices,此时可以看到自己的设备。 PS:无法看到自己设备时,查看手机USB调试是否打开;PC端是否安装手机驱动。 第二种 使用无线W ...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8-06-09 11:32:06
阅读次数:
208
在windows平台上启用winrm服务winrm service 默认都是未启用的状态,先查看状态;如无返回信息,则是没有启动; 针对winrm service 进行基础配置: 查看winrm service listener: 为winrm service 配置auth: 为winrm serv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6-07 11:39:01
阅读次数:
457
OSI七层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物理层如何使用物理信号来表示数据1和0数据传输是否可同时在两个方向上进行通信双方如何建立和中止连接物理接口特性数据链路层数据帧封装结构源和目的方的物理地址数据校验功能网络层数据包封装结构源和目的方的逻辑地址根据包头的逻辑地址选路传输层用户进程间的通信承上启下会话层建立用户间的会话关系表示层定义传递信息的语法和语义编码和解码、压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6-06 10:51:50
阅读次数:
143
mysql复制过程中通过3个线程来完成复制操作:其中binlog dump线程在主库上,I/O线程和SQL线程在从库上,当在从库上启动复制(START SLAVE)时,首先会I/O线程连接主库,(连接主库用户用主库创建),主库随后创建binlog dump线程读取数据库事件(binlog日志)并发送给I/O线程,I/O获取到binlog日志数据后更新到从库的中继日志Relay log中,从库上的SQL线程读取中继日志Relay log 中数据写入本地数据库,最终完成主从复制。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8-06-05 18:37:12
阅读次数:
182
一分钟内形成docker的模糊概念 网上很多文章避免将docker与虚拟机混为一谈,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完全可以将docker当做一种虚拟机技术,只需要牢牢记住一点最重要的区别:docker依赖于物理机的内核,所以在linux下“生成的docker”,一般不能直接在windows下运行。(虚拟机是完完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6-02 17:40:53
阅读次数:
158
一、计算机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是一组程序,它在硬件纸上,能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它的上面是应用系统,下面是硬件,能够把应用程序转化为机器码,使得硬件能够识别,并作出相应的答复。 2)应用程序的开发是参照操作系统提供的开发介面开发的,操作系统的核心对应的是参照硬件的标准进行开发的,层层相扣。如第一层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5-31 19:19:42
阅读次数:
184
编写tasks.py 启动celery处理任务 上面的命令行实际上启动的是worker 要在目录下启动 怎么发送任务 在当前目录下打开命令行,进入python 在worker里就可以看到任务处理的消息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5-30 21:29:17
阅读次数: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