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IND的组成?
* named守护进程–用来回答查询结果的
* 去联系DNS分布式数据库的服务器用来解析主机查询的库例程
* DNS的一些重要命令:nslookup,dig和host
* 2.名字服务器
* 权威--一个区的正式代表
* 主服务器:每个区都有的一个主名字服务器,保存着本区数据的正式拷贝。SA...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2 23:04:55
阅读次数:
334
1、都是基于lucene的;
2、都是分布式的:sensedb是multi-write;Solr的shards是master-slave模式,基于pull的策略;elasticsearch的shards是基于primary-secondary模式,push策略;
3、senseidb擅长实时性;Solr稳定性好被广泛使用;elasticsearch比较灵活...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07-22 23:03:15
阅读次数:
498
ADO.NET是ADO的后继版本,主要目的是在.NET Framework中更容易地创建分布式、
数据共享的应用程序,它提供了一个数据访问接口,以便和OLE DB数据源进行通信,如
SQL SERVER.应用程序可以使用ADO.NET连接这些数据源,并检索、处理和更新数据。
可以说ADO.NET是在ADO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扩展,提供了更多新的工具,可以获取...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07-22 23:02:53
阅读次数:
365
JMS异步消息解决分布式应用的EhCache缓存同步问题...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2 23:02:34
阅读次数:
381
说明:内容来自与网络
集线器(HUB)
集线器就是将网线集中到一起的机器,也就是多台主机和设备的连接器。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同步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是中继器的一种形式,区别在于集线器能够提供多端口服务,也称为多口中继器。集线器在OSI/RM中的物理层。集线器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分发,它把一个端口接收的所有信号向所有端口分发出去。一些集线器在分发之前将弱信号重新生...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2 23:02:14
阅读次数:
392
1.dns服务器目的
名字转化为ip
2. DNS 体系结构是分层的分布式的数据库和一组关联的协议定义
3.
dns层次结构
4.DNS 域名称类型
名称类型
说明
示例
根域
这是表示未命名的等级; 目录树的顶部它有时显示为两个空引号 (""),表示空值。 DNS 域名中使用时,它规定由尾部句点 (.) 来指定名称位于...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2 23:02:13
阅读次数:
253
Handler主要接受子线程发送的数据, 并用此数据配合主线程更新UI..
当应用程序启动时,Android首先会开启一个主线程 (也就是UI线程) , 主线程为管理界面中的UI控件,进行事件分发。比如说, 你要是点击一个 Button ,Android会分发事件到Button上,来响应你的操作。 如果此时需要一个耗时的操作,例如: 联网读取数据或者读取本地较大的一个文件的时候,你不...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5-02 23:20:06
阅读次数:
512
DNS 解析是高性能网络爬虫的瓶颈,主要是因为:1.
由于域名服务的分布式的特性,DNS解析可能需要多次的请求转发,有时需要几秒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解析出相应的IP 地址。2.
现有的标准库对DNS解析的实现是同步的。JAVA中InetAddress.getByName是线程阻塞的。并且JAVA中实现的...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2 00:20:56
阅读次数:
349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或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模式专注于通过全球分布式缓存架构为经常访问的文件减少网络访问时的延迟。目标是加快交付应用程序内容给用户。内容是任何可以存储在一个文件,如图像、
视频和文档。内容交付网络 (CDN)...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1 21:04:06
阅读次数:
540
三层一般分为两类:物理上的三层和逻辑上的三层架构
物理三层架构是以逻辑的三层架构为基础的,如果没有了逻辑的三层,就根本谈不上物理三层架构的部署。
什么是物理三层架构呢?
从简单了说就是每一层都分别做成一个组件,如业务逻辑组件,业务实体组件,数据访问组件等。在到复杂一些就是构建分布式系统,例如将业务逻辑层与数据访问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我们这里讲的主要是逻辑上的三层架构。
三层基础知...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4-30 22:45:38
阅读次数: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