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卜东坡老师的算法课,讲的是归并算法,那个动画演示,终于让我开窍了,于是乎,赶紧今天就编了个C++的程序。我知道可能这个程序还比较粗糙,但是这是第一次实现了算法导论上的东东,心里那个激动啊,,,哎,我也终于能实现个算法了,以前总认为自己很菜,其实真的很菜,,,算了,直接上程序吧,,,#incl...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10-11 01:02:04
阅读次数:
272
什么是多线程
多线程是一个比较轻量级的方法来实现单个应用程序内多个代码执行路径。在系
统级别内,程序并排执行,系统分配到每个程序的执行时间是基于该程序的所需时间
和其他程序的所需时间来决定的。然而在每个应程序的内部,存在一..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10-10 20:11:24
阅读次数:
171
归并排序是基于分治思想的排序,一递增排序为例:
首先将数组平分为两份,将左侧递增排序,右侧递增排序,
然后将两侧归并起来,使整体递增有序。
示例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define Elemtype int
Elemtype *B;
void merge(Elemtype A[],int low,int mid,int high)
{
for(int i=l...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0 13:33:47
阅读次数:
173
堆排序与高速排序,归并排序一样都是时间复杂度为O(N*logN)的几种常见排序方法。学习堆排序前,先解说下什么是数据结构中的二叉堆。二叉堆的定义二叉堆是全然二叉树或者是近似全然二叉树。二叉堆满足二个特性:1.父结点的键值总是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不论什么一个子节点的键值。2.每一个结点的左子树和右...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0 12:41:54
阅读次数:
168
碎碎念:
记得当初第一年的时候、接触算法、有那么两个视频、跳舞的、讲的是冒泡排序跟选择排序、当时看了好多遍终于懂了、这次多了一些算法、学起来也还好吧、咱是有基础的人、找到了以前的视频、有的就发了、没找到的就没法、其实算法并不难、绕绕就明白了、先别看代码- -
思维导图
插入排序
从头到尾巴、从第二个开始、向左进行插入、这里说的插入是指作比较、直到比较出比自...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09 03:01:27
阅读次数:
191
归并排序可以有两种思路----top-down 和 bottom-up
top-down:
递归实现,将数组分成两半,分别处理;再合并。
伪代码如下:
split ( A[], l, r)
{
if ( r - l < 2) return;
m = (r + l) / 2;
split ( A, l, m); //split A[l…m-1]
split ( A, m, r);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09 02:51:37
阅读次数:
222
#includevoid Merge(int R[],int R1[],int s,int m,int t);void MergeSort(int R[],int R1[],int s,int t);int main(void){ int n; scanf("%d",&n); int R[n],R1...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09 02:23:47
阅读次数:
136
归并排序 与插入排序不同的是二个有序数组彼此的插入,而插入排序是一个数向有序里插入。
思想是吧一个数组分成若干个最小的有序数组,然后把这些小的有序数组,进行合并。
下面是代码:
public class MergeSort {
public int[] sort(int[] nums, int low, int high){
int mid = (low + high)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08 10:47:25
阅读次数:
199
堆排序与高速排序,归并排序一样都是时间复杂度为O(N*logN)的几种常见排序方法。学习堆排序前,先解说下什么是数据结构中的二叉堆。二叉堆的定义二叉堆是全然二叉树或者是近似全然二叉树。二叉堆满足二个特性:1.父结点的键值总是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不论什么一个子节点的键值。2.每一个结点的左子树和右...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07 21:41:04
阅读次数:
184
一直以来做题目用的都是sort函数,突然要自己写归并算法确实挺头痛的。尤其是一开始连归并排序是什么都搞不懂,最后看了半天书终于明白二分归并,那么三分的也就呼之欲出了 1 #include 2 #include 3 #include 4 using namespace std; 5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06 21:58:40
阅读次数: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