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消费者条件变量模型 线程同步典型的案例即为生产者消费者模型,而借助条件变量来实现这一模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假定有两个线程,一个模拟生产者行为,一个模拟消费者行为。两个线程同时操作一个共享资源(一般称之为汇聚),生产向其中添加产品,消费者从中消费掉产品。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4-30 21:55:23
阅读次数:
117
很多小伙伴在学习Java的时候,总是感觉Java多线程在实际的业务中很少使用,以至于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学习,技术债不断累积!等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于与Java多线程相关的东西就很难理解,今天需要探讨的东西也是一样的和Java多线程相关的!做好准备,马上开车!
学过Java多线程的应该都知道什么是锁,没学过的也不用担心,Java中的锁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多线程情况下访问临界资源的一种线程同步机制。
在学习或者使用Java的过程中进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锁的概念:公平锁、非公平锁、自旋锁、可重入锁、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读写锁、互斥锁等。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4-24 09:20:34
阅读次数:
132
对于稍微有点经验的.NET开发人员来说,倘若被问及如何保持线程同步,我想很多人都能说好好几种。在众多的线程同步的可选方式中,加锁无疑是最为常用的。如果仅仅是基于方法级别的线程同步,使用System.Runtime.CompilerServices.MethodImplAttribute无疑是最为简洁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4-19 17:59:01
阅读次数:
150
实例实现:生产者生产两种商品,消费者取走两种商品 产生的问题及解决: 数据错乱 >线程同步 重复生产和重复取 >线程间的通信 线程间通信的方法 wait():调用了 wait()方法的线程进入等待池进行等待,等待池中的线程不去竞争对象锁,直到其它的线程通知,才会进入锁池 notify():随机唤醒一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4-13 19:00:21
阅读次数:
199
理解线程同步 线程的数据访问 在并行(多线程)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多个线程同时访问某个数据的情况。多个线程对共享数据的访问有下面3种情形: 1. 多个线程同时读取数据; 2. 单个线程更新数据,此时其他线程读取数据; 3. 多个线程同时更新数据。 显而易见,多个线程同时读取数据是不会产生任何问题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04-12 13:26:53
阅读次数:
170
一、什么是线程 有序严谨的指令集称为 程序 程序的同时 多运行 称为 进程 程序中不同的执行路径称为线程 多线程 编程简单,效率高 ,易于资源共享 。 二、 什么是线程同步 线程同步 是指 在一段程序 执行过程中,无论成功还是失败, 其他线程都会 等待这 段程序 执行完毕 ,才会 转入 其他线程。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04-10 18:05:04
阅读次数:
112
其中,多个线程必须使用的是同一个锁对象; 等待 wait 和唤醒 notify 的也就是这个对象监视器及锁对象的正在等待的单个线程,若多个,谁等的时间长唤醒谁; 代码实现: 从顾客消费者来买包子开始: 使用的是线程类Thread类的匿名内部类的匿名对象方式创建线程; 同步代码块的方式实现线程同步即解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4-07 22:13:49
阅读次数:
249
为何要使用同步? java允许多线程并发控制,当多个线程同时操作一个可共享的资源变量时(如数据的增删改查), 将会导致数据不准确,相互之间产生冲突,因此加入同步锁以避免在该线程没有完成操作之前,被其他线程的调用, 从而保证了该变量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1.同步方法 即有synchronized关键字修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04-07 14:33:53
阅读次数:
199
为何要使用同步? java允许多线程并发控制,当多个线程同时操作一个可共享的资源变量时(如数据的增删改查), 将会导致数据不准确,相互之间产生冲突,因此加入同步锁以避免在该线程没有完成操作之前,被其他线程的调用, 从而保证了该变量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同步的方式 1.同步方法 即有synchroniz...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04-04 20:29:41
阅读次数:
195
1.线程同步(即上锁,同步锁)实现的方式 1)同步代码块 synchronized(obj){ //obj称为同步监视器,obj要监视的对象 } 同步监视器只能是对象,推荐使用共享资源的对象,可以当前对象 this,也可以是其它的对象 1 public class Ticket1 implement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04-03 12:33:28
阅读次数: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