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主要是将数据类型的确定由编译时,推迟到了运行时。 这个问题其实浅涉及到两个概念,运行时和多态。 简单来说,运行时机制使我们直到运行时才去决定一个对象的类别,以及调用该类别对象指定方法。 现在,让我来想想OC的动态语言特性。OC的动态特性表现为了三个方面:动态类型、动态绑定、动态加载。之所以叫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5-25 00:16:34
阅读次数:
238
单例模式在iOS开发中可能算是最常用的模式之一了,但是由于oc本身的语言特性,想要写一个正确的单例模式相对来说比较麻烦,这里我就抛砖引玉来聊一聊iOS中单例模式的设计思路。关于单例模式更多的介绍请参考这篇文章。 单例顾名思义就是说一个类的实例只能有一个,在Java、C++这类语言中,可以通过将构造函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24 22:10:58
阅读次数:
261
学习了一段时间的Java,想通过几篇文章做一下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由于有c/c++的一些基础,总的来说Java语言还是挺具有亲和感的。虽然经常到博客园找资料,但是也一直没有自己动手写过博客,现在练练手,也为日后有个回忆吧。 一,Java简介 1.语言起源 语言起源:Java是SUN ( Stanf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5-21 15:49:58
阅读次数:
246
学习了一段时间的Java,想通过几篇文章做一下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由于有c/c++的一些基础,总的来说Java语言还是挺具有亲和感的。虽然经常到博客园找资料,但是也一直没有自己动手写过博客,现在练练手,也为日后有个回忆吧。 一,Java简介 1.语言起源 语言起源:Java是SUN ( Stanf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5-20 23:45:15
阅读次数:
317
解释一:函数的嵌套调用是在函数调用中再调用其它函数,函数的递归调用是在函数调用中再调用该函数自身。解释二:函数嵌套是语言特性,递归调用是逻辑思想。函数嵌套允许在一个函数中调用另外一个函数,比如有三个函数:func1(){ func2();}func2(){ func3();} func3(){ pr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15 19:47:09
阅读次数:
136
0. 背景Python里面的下划线“_”使用频率明显比其他主流语言要多的多,而且在Python中,它也有自己独到的用处。本文主要简述:下划线在python中的使用常识。1. 单下划线-将名称封装到类中如果想将类中的“私有”数据封装到类的实例上,但是又需要考虑到Python缺乏对属性的访问控制问题。与其依赖语言特性来封装数据,Python程序员们更期望通过特定的命名规则来表达出对数据和方法的用途。...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5-12 23:47:36
阅读次数:
237
Extension和category
Category(类别):
Category在iOS开发中使用非常频繁,尤其是在为系统类进行拓展时,可以不用继承系统类,直接给系统类添加 方法,最大程度的体现了OC的动态语言特性。
通常的命名方式是:Category扩展的类名+Category name;
局限性:
1、无法向类中添加新的实例变量,类别没有位置容纳实例变量;
2、名称冲...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12 12:58:59
阅读次数:
264
/** * JDK1.5中增加了自动拆装箱的语言特性,在基本类型和包装类型之间可以相互地转换和运算。 * 大家也都知道Java中==运算符是比较两个对象间的引用是否相同。在自动拆装箱与“==”运算符之间也会产生一些奇怪的事情, * 看看下面的程序将会输出什么? * @author suo * */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05-09 12:23:37
阅读次数:
208
第一章 Java语言概述
1. 对象的三个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
封装:把对象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分开,
访问级别:public, protected, default, private(一般属性private,方法public)
2. 语言特性:
1) 面向对象
2) 跨平台
3) 支持分布式网络应用
4) 安全:避免非法内存操作等
5)...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5-08 06:52:04
阅读次数:
287
一.前言 我们都知道java是面向对象的编程,其中四个基本特性:抽象、封装、继承、多态。这四个特性,概括起来可以这么理解,抽象、封装、继承是多态的基础,多态是抽象、封装、继承的表现。 二. JAVA 语言特点 a) 跨平台,一次编译,到处运行。 b) 速度慢,但很稳定, 没有内存泄漏 (memory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5-02 21:21:52
阅读次数: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