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将C程序代码中的双斜杠注释去掉。
Input
输入数据中含有一些符合C++语法的代码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编程,规定双斜杠注释内容不含有双引号,源程序中没空行。
Output
输出不含有双斜杠注释的C++代码,除了注释代码之外,原语句行格式不变。
Sample Input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4 10:14:01
阅读次数:
173
//Problem Description//对于输入的每个字符串,查找其中的最大字母,在该字母后面插入字符串“(max)”。// ////Input//输入数据包括多个测试实例,每个实例由一行长度不超过100的字符串组成,字符串仅由大小写字母构成。// ////Output//对于每个测试实例输出...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3 23:06:17
阅读次数:
201
1 //Problem Description 2 //输入一个字符串,判断其是否是C的合法标识符。 3 // 4 // 5 //Input 6 //输入数据包含多个测试实例,数据的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表示测试实例的个数,然后是n行输入数据,每行是一个长度不超过50的字符串。 7 // 8 //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11-23 22:57:22
阅读次数:
627
1 Problem Description 2 对于给定的一个字符串,统计其中数字字符出现的次数。 3 4 5 Input 6 输入数据有多行,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表示测试实例的个数,后面跟着n行,每行包括一个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字符串。 7 8 9 Output10 对于每个测试实例,...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3 22:57:11
阅读次数:
197
1 //Problem Description 2 //输入一个十进制数N,将它转换成R进制数输出。 3 // 4 // 5 //Input 6 //输入数据包含多个测试实例,每个测试实例包含两个整数N(32位整数)和R(210)。 7 // 8 // 9 //Output10 //为每个测试实例....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3 21:40:14
阅读次数:
369
1 //Problem Description 2 //“回文串”是一个正读和反读都一样的字符串,比如“level”或者“noon”等等就是回文串。请写一个程序判断读入的字符串是否是“回文”。 3 // 4 // 5 //Input 6 //输入包含多个测试实例,输入数据的第一行是一个正整数n,表....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3 21:27:26
阅读次数:
225
周末要给老师写个期中考试的题解
最后两道题全都是关于二叉树的一些算法
层序遍历二叉树直接输入数据,建立二叉排序树,利用队列层序输出即可,没什么难度
贴下自己的代码
//功能:层序遍历二叉树
//时间:2014-11-23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二叉链表数据结构定义
#define TElemType int
typedef...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3 17:38:55
阅读次数:
175
数据结构实验之求二叉树后序遍历和层次遍历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imit: 65536K题目描述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求二叉树的后序遍历。输入输入数据有多组,第一行是一个整数t (t#include#includetypedef struct tree{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3 15:52:05
阅读次数:
295
交换输出
时间限制:3000 ms | 内存限制:65535 KB
难度:1
描述输入n(n
输入输入数据有多组,每组占一行,每行的开始是一个整数n,表示这个测试实例的数值的个数,跟着就是n个整数。n=0表示输入的结束,不做处理。
输出对于每组输入数据,输出交换后的数列,每组输出占一行。
样例输入
4 2 1 3 4
5 5 4 3 2 1
0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3 13:14:05
阅读次数:
219
题目描述
给出一棵二叉树的中序与后序排列。求出它的先序排列。(约定树结点用不同的大写字母表示,长度
输入格式
每个测试文件只包含一组测试数据,每组输入包含两行,第一行输入一个字符串表示二叉树的中序排列,第二行输入一个字符串表示二叉树的后序排列。
输出
对于每组输入数据,输出二叉树的先序排列。
样例输入
BADC
BDCA
样例输出
ABCD
通...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2 17:33:37
阅读次数: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