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wenda.tianya.cn/question/27f9476d1e86f6b6一、IP地址 对于IP地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即指使用TCP/IP协议指定给主机的32位地址。IP地址由用点分隔开的4个8八位组构成,如192.168.0.1就是一个IP地址,这种写法叫点分十进....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7 20:43:51
阅读次数:
359
IP协议详解
上一篇文章文章主要介绍了IP服务的特点,IPv4头部结构IP分片,并用tcpdump抓取数据包,来观察IP数据报传送过程中IP的格式,以及分片的过程。本文主要介绍IP路由,IP转发,重定向和IPv6头部结构。
IP路由
IP协议的一个核心任务是数据报的路由,即决定发送数据报到目标机器的路径。为了理解IP路由过程,我们先简要分析IP模块的基本流程。...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6 14:06:40
阅读次数:
432
数据链路层:mtu的限制在这层
14字节:6字节目标mac,6字节源mac,2字节type,
网络层:(ip dns arp)分片重组在这层,每个包长不可超过mtu
只举例ip协议:
20字节160bits:4位版本 4位头长,8位服务类型16位总长度
16位标示3位标志13位片偏移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6 13:41:58
阅读次数:
274
IP协议详解
IP头部信息:IP头部信息出现在每个IP数据报中,用于指定IP通信的源端IP地址、目的端IP地址,知道IP分片和重组。
IP数据报的路由和转发:IP数据报的路由和转发发生在出目标机器之外的所有主机和路由器上。他们决定数据报是否应该转发以及如何转发。
IP服务的特点
IP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动力,它为上层协议提供无状态、无连接、不可靠的服务。...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6 07:48:41
阅读次数:
306
测试网络:
通过VMware创建了两个虚拟机,并利用桥接方式联网以此模拟两台主机连接一台路由器的情况。测试网络图如下:
ARP协议工作原理
ARP协议能实现任意网络地址到任意物理地址的转换,这里仅讨论IP地址到以太网地址(MAC地址)的转换。其工作原理是:主机向自己所在网络广播一个ARP请求,该请求包含目标机器的网络地址。此网络上的其他机器都将接收到这个请求,...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6 07:10:25
阅读次数:
276
第一章 TCP/IP协议族
1.1 TCP/IP协议族体系结构以及主要协议
1.1.1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实现了网卡接口的网络驱动程序,以处理数据在物理媒介上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两个常用的协议是ARP(AddressResolve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和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ve Pro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5 10:26:52
阅读次数:
280
使用ns-3进行网络仿真时,一般经过一下4个步骤:l 选择或开发相应模块。l 编写网络仿真脚本:C++或者Python。编写脚本过程:生成节点(如网卡、应用程序、协议栈等),安装网络设备(如CSMA、WiFi),安装协议栈:ns-3一般是TCP/IP协议栈,安装应用层协议,其他配置(如节点是否要移动...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4 10:44:19
阅读次数:
183
OSI模型 七个协议层数据单位TCP/IP 协议栈 四层应用层报文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数据包传输层网络层数据包网络互联层数据链路层帧网络接口层物理层比特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开放式系统互联应用层:HTTP、FTP、DNS、SMTP传输层【提供端对端的接口】: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3 08:00:36
阅读次数:
244
WIZ550S2E 是一个网关模块,提供RS-232转TCP/IP协议功能。并可基于TCP/IP及以太网实现网络设备管理、远程测量,只需用RS-232串口连接当前设备。换句话说,WIZ550S2E是一个协议转换器,可将数据以TCP/IP数据格式通过串口发送,反之亦然。...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06-21 23:09:33
阅读次数:
385
一,网络编程中两个主要的问题一个是如何准确的定位网络上一台或多台主机,另一个就是找到主机后如何可靠高效的进行数据传输。在TCP/IP协议中IP层主要负责网络主机的定位,数据传输的路由,由IP地址可以唯一地确定Internet上的一台主机。而TCP层则提供面向应用的可靠(tcp)的或非可靠(UDP)的...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20 18:14:10
阅读次数: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