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我们发现硬盘还有剩余空间,却无法存储数据时,这时就应该关注下inodes的使用情况,/boot的inodes数量为128016,如图:2,先在/boot目录下创建test文件夹3,在test文件夹下创建文件4,查看磁盘空间使用情况,只用了10%的空间,报空间不足的错5,再来查看inodes的使用情况,使用为100%6,要解决这问题,只需将刚才创建的文件删除即可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7-25 11:40:27
阅读次数:
253
df命令用于查看磁盘的分区,磁盘已使用的空间,剩余的空间 1、用法 df [选项] [文件..] 2、命令选项 -a,--all 全部文件系统-h,--human-readable 以以合适的单位来显示信息-H,--si 与-h参数相同,但在计算时是以1000 Bytes为换算单位而非1024 By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8-07-23 23:42:01
阅读次数:
374
基于centos7,创建软连接和硬连接的方法,以及二者的区别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8-07-22 14:09:23
阅读次数:
172
使用ansibile创建用户有两种方法方法1:使用user模块,更简单,命令如下:ansibleansible_group-muser-a‘name=usernamepassword=***********uid=1000shell=/bin/bashhome=/home/admin_group/usernamegroup=admin_groupstate=present‘--su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7-18 15:14:43
阅读次数:
189
inode inode是什么?它包含哪些信息?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7-17 12:44:27
阅读次数:
192
基本概念 首先讲下inode和块的基本概念。在Linux系统中,文件由元数据和数据块组成。数据块就是多个连续性的扇区(sector),扇区是文件存储的最小单位(每个512字节)。块(block)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也就是连续8个sector组成,存储文件数据和目录数据。而元数据用来记录文件的创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8-07-16 00:59:21
阅读次数:
296
1)inode概述 中文意思就是索引节点(index node)第一部分是inode 第二部分是block inode主要用来存放文件属性信息的(也就是ls - l 的结果)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文件的大小属性归属的用户组,读写权限,文件类型 修改时间,指向文件的指针但不包含文件名 block 是用来存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8-07-14 22:41:56
阅读次数:
275
1.基本描述 inotify提供了一种监控文件系统事件的机制,可以用来监控单个的文件以及目录。当一个目录被监控,inotify会返回该目录以及该目录下面文件的事件。 2.原理以及使用 2.1内核原理 inotify机制借用了内核里面的notify通知链技术,针对文件系统里面的使用主要是在inode结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7-12 18:13:50
阅读次数:
222
基本上Linux的正统文件系统为Ext2,该文件系统内的信息主要有: superblock:记录此filesystem的整体信息,包括inode/block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以及文件系统的格式与相关信息等; inode:记录档案的属性,一个档案占用一个inode,同时记录此档案的数据所在的bl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8-07-10 19:09:54
阅读次数: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