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搜索关键字:心理学    ( 634个结果
Communication - 认同:自我塑造与展现
箴言 如果我们不爱自己,我们就无法爱别人, 如果我们不爱自己,我们也就不可能相信别人会爱我们。 Nathaniel Branden —— 《爱情心理学》 一、沟通和自我概念 我是谁?(第一步确认自己是谁? 可以从性格、外貌、兴趣、角色、价值等方面来谈,) 自我概念:你对自己所持有的相当稳定可靠的知觉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6-07-09 23:36:50    阅读次数:149
朋友圈中,谁是最有影响力的人?是你么!!
社交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是指基于信息学、数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融合理论和方法,为理解人类各种社交关系的形成、行为特点分析以及信息传播的规律提供的一种可计算的分析方法。...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6-07-04 13:54:41    阅读次数:186
【编程马拉松】【020-小世界现象】
小世界现象(又称小世界效应),也称六度分隔理论(英文: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假设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间人就能建立起联系。后来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根据这概念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尝试证明平均只需要5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美国人。NowCoder最近获得了社交网站Footbook的好友关系资料,请你帮忙分析一下某两个用户之间至少...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6-07-03 09:20:02    阅读次数:207
写给过去25年和未来10年的自己!
“死亡是哲学的开端1忘了是在哪本书上看到这句话,当时给我的震撼很大,没想到时隔这么久,回想起来依旧让我很震撼,而且更加深刻。我大概是在高二到高三的那个时间段,就一直在思考死亡,因为当时周边的环境让我很压抑,让我想到的是死亡。虽然很压抑,但同时也是我迈向人格..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6-06-30 23:46:08    阅读次数:245
宽容与忍耐 (转摘)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忍耐若与敏感、魄力、思维、迅速行动结合,将所向无敌。 脾气服从理性的判断才会成功,否则只是动物式愤怒欲的满足.或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怒需求。 大智者知道:永远不要目中无人,要甘愿并且能够“容忍愚人”。 容忍一个人无异于侮辱他,或无异于让他在你面前变成小人(儿)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6-06-30 19:58:44    阅读次数:177
一个自创的心理学理论
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我们不得不面对可能有某件坏事要发生的局面,但是又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件坏事一定会到来,于是我们常常为此忧虑不已,难以释怀,甚至影响了生活和工作。针对这种情况,我自创了一个理论叫做“疑罪从无”。这个词来源于司法概念,意思是如果原告拿不出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的罪行,那么被告应该无罪释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6-06-30 19:53:07    阅读次数:153
用七宗罪的角度理解用户需求
谈到社交app,我们首先梳理一轮对社交App产品有启发意义的人类需求。最受产品经理欢迎的需求分析理论是基于美国行为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的5个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在这5个需求层次基础上,产品经理应该继续深挖,转化或输出一份适用于进行互联网产品策划的理论依据。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一、生理需求,也称级别最低、最具优势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6-06-29 11:30:40    阅读次数:581
Humanism - 什么是人本主义?
Definition 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创立,以罗哲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第一势力: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有斯金纳、华生、桑代克。 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学,创建者包括弗洛伊德、荣格以、阿德勒。 第三势力:人本主义作为对其的异议出现。 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6-06-28 00:33:06    阅读次数:155
《微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你的身体里藏着多少隐秘的人格 肉体、精神、教育和阅历要协同发展,不均衡会导致各种问题。 潜意识测试(挺有趣,对文中的几个女性在你心里的喜欢程度排序,解析可以百度):一男人M要与未婚妻F相会结婚,但两人一河相隔,M必须要借船过河才能见到F,于是他开始四处找船。 这时见一个女子L刚好有船,M跟L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6-06-25 10:48:47    阅读次数:176
可是效应
在说服心理学中,人们把对某一人的态度加以改变时先采取“是”的态度,后再采取“可是”的态度,从而产生对方接受观点的现象,称之为可是效应。 例如:无论对方说什么,都回答:“是、是、是……”,接着再寻找时机心平气和地对他说:“可是,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考虑……”。就这样把话锋一转,他便会自觉地听你细细道来,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6-06-18 16:50:50    阅读次数:145
634条   上一页 1 ... 32 33 34 35 36 ... 64 下一页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