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信号量既可以用于线程间的同步又可以用于进程间的同步。信号量实际上是一个非负的整数计数器,用来实现对公共资源的控制。在公共资源增加的时候,信号两的值增加;公共资源消耗的时候,信号量的值减少;只有当信号量的值大于大于0的时候,才能访问信号量所带表的公共资源。ps:信号量在linux有pos...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9-09 15:35:58
阅读次数:
284
一、Redis基础部分:1、redis介绍与安装比mysql快10倍以上*****************redis适用场合****************1.取最新N个数据的操作2.排行榜应用,取TOPN操作3.需要精确设定过期时间的应用4.计数器应用5.Uniq操作,获取某段时间所有数据排重值6...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09 12:00:38
阅读次数:
159
先看一眼JVM虚拟机运行时的内存模型:
1.方法区 Perm(永久代、非堆)
2.虚拟机栈
3.本地方法栈 (Native方法)
4.堆
5.程序计数器
1 首先的问题是:jvm如何知道那些对象需要回收 ?
目前两种标识算法、三种回收算法、两种清除算法、三种收集器
引用计数法
每个对象上都有一个引用计数,对象每被引用一次,引...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07 21:13:05
阅读次数:
363
智能指针(smart pointer)是存储指向动态分配(堆)对象指针的类,用于生存期控制,能够确保自动正确的销毁动态分配的对象,防止内存泄露。它的一种通用实现技术是使用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智能指针类将一个计数器与类指向的对象相关联,引用计数跟踪该类有多少个对象共享同一指针。...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9-06 10:53:53
阅读次数:
374
strlen所作的仅仅是一个计数器的工作,它从内存的某个位置(可以是字符串开头,中间某个位置,甚至是某个不确定的内存区域)开始扫描,直到碰到第一个字符串结束符'\0'为止,然后返回计数器值。原型:extern unsigned int strlen(char *s);在Visual C++ 6......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05 22:17:22
阅读次数:
327
在很多编程的书籍中会给出这样的建议:
在多重循环中,如果有可能,应当将最长的循环放在最内层,最短的循环放在最外层,以减少CPU 跨切循环层的次数。
这个“跨循环层”的概念本身是说,由外层循环进入内层循环是要重新初始化循环计数器的,包括保存外层循环的计数器和加载内层循环计数器,退出内层的时候再恢复外层循环计数器。把长循环放在里面可以显著减小这些操作的数量。看下面两个循环结构: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05 18:23:51
阅读次数:
192
---CPU性能计数器说明 CPU:1.System:%Total Processor Time 平均CPU利用率。指处理器执行非闲置线程时间的百分比,测量处理器繁忙的时间 这个计数器设计成用来作为处理器活动的主要指示器,可以选择单个CPU实例,也可以选择Total2.System:%Process...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05 17:36:01
阅读次数:
397
应用场景:在web服务器中,通过.NET编码使用WMI查询远程服务器的一些硬件配置信息,使用性能计数器查询远程机器的运行时资源使用情况。在网上没有找到相关的东西,特记录与大家共享。将web服务器和所有的远程服务器添加的同一个域中,并创建一个域账户。在web站点的web.config中添加如下配置将域...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05 06:36:00
阅读次数:
230
具体而言,Swift中的ARC内存管理是对引用类型的管理,即对类所创建的对象采用ARC管理。而对于值类型,如整型、浮点型、布尔型、字符串、元组、集合、枚举和结构体等,是由处理器自动管理的,程序员不需要管理它们的内存。一、引用计数每个Swift类创建的对象都有一个内部计数器,这个计数器跟踪对象的引用次数,称为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简称RC)。当对象被创建的时候,引用计数为1,每次...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9-04 20:56:40
阅读次数:
324
具体而言,Swift中的ARC内存管理是对引用类型的管理,即对类所创建的对象采用ARC管理。而对于值类型,如整型、浮点型、布尔型、字符串、元组、集合、枚举和结构体等,是由处理器自动管理的,程序员不需要管理它们的内存。一、引用计数每个Swift类创建的对象都有一个内部计数器,这个计数器跟踪对象的引用次...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9-04 20:50:20
阅读次数: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