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空格的报错注入 环境:buuctf中[极客大挑战 2019]HardSQL1 知识点:updatexml报错注入 参考:wp1 做题 sql注入 语法错误时,返回报错内容 试着用注释符闭合,这里有个坑的地方,#以get形式传入时,要以url编码%23发送 查询为假时,就会返回wrong pass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1 12:29:38
阅读次数:
7
1.主动换行 在pycharm中的80个字符的分割线之前,主动换行 不要设置自动换行,尽量自己主动换行 2.合理使用括号去实现隐式连接 if (width == 0 and height == 0 and color == 'red' and emphasis == 'strong'): 3.使用圆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2-01 12:27:22
阅读次数:
7
我们平时在刷题的时候,我觉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题1、这道题的暴力解法很简单,几乎人人都会做,但最优解却很难。2、如果你懂某些算法思想,这道题很简单,如果不懂,那么这道题顿时很难,例如有些需要dp来处理的。3、这种题型没做过,没啥思路,但接触过好几道之后,便会觉得异常简单,例如不能使用加减乘除运算符来完成加法运算。4、最后一种是属于真正的难题,思路难想,就算知道了思想,编码也很难,因为临界点之类的特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2-01 12:24:08
阅读次数:
5
又回到这里了,我是彭彭!HAKUNA MATATA!!! 课程导学 这一课为你介绍Java程序的构成,带你认识Java语言的部分核心语法,最后介绍Java语言的编码规范,养成一个良好的编码习惯,你会获益良多。 本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在于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需要手动编写的代码比较少,所以整体来看还是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2-01 12:21:50
阅读次数:
7
1.data参数 data是可选的,需要使用bytes()方法将参数转化为字节编码格式的内容。如果传递了这个参数,请求方式就不是GET方式,而是POST方式。 import urllib.parse import urllib.request data = bytes(urllib.parse.ur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20-12-01 12:20:44
阅读次数:
10
Base64 是基于 64 个可打印字符 A-Z、a-z、0-9、+、/ 来表示二进制数据的表示方法,常用于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本篇将分别介绍其编码、解码以及实际运用。 Base64 编码 Base64 本质是一种将二进制转为文本的方案。基本规则如下: 编码时候选用 64 (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1 12:05:40
阅读次数:
3
位(bit)、字节(byte)、字符、编码之间的关系 1、位: 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每个二进制数字0或者1就是1个位; 2、字节: 8个位构成一个字节;即:1 byte (字节)= 8 bit(位); 1 KB = 1024 B(字节); 1 MB = 1024 KB; (2^10 B) 1 GB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30 15:58:17
阅读次数:
8
完成一个短链接转换到存储到访问大致需要做这些工作:DB设计->Helper类->UI->路由。 1.数据库设计主要是存储短链接编码及原链接地址,其他一些插入时间等等自由设计。 2.封装一个长链接转短链接的类,这边是用了 C#生成短链接 这位博主封装的类,这个也可以自由发挥,主要是取随机数大小写字母与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30 15:38:09
阅读次数:
5
Java实现图片转base64字符串和图片互相转换 参考: https://www.jb51.net/article/134158.htm base64编码字符串转换为图片,并写入文件 /** * base64编码字符串转换为图片,并写入文件 * * @param imgStr base64编码字符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1-27 11:42:28
阅读次数:
12
花式解释AutoEncoder与VAE1什么是自动编码器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最开始作为一种数据的压缩方法,其特点有:(1)跟数据相关程度很高,这意味着自动编码器只能压缩与训练数据相似的数据,这个其实比较显然,因为使用神经网络提取的特征一般是高度相关于原始的训练集,使用人脸训练出来的自动编码器在压缩自然界动物的图片是表现就会比较差,因为它只学习到了人脸的特征,而没有能够学习到自然界图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20-11-27 11:26:26
阅读次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