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意:
给了一个无向图的邻接矩阵,求这个无向图分为两区域,不同区域间节点距离最大值。
方法:
用dfs枚举每个点在哪个区域即可。
这里开始我用的是每次枚举到树的叶子节点后,在计算距离,这样每次计算都是n2n^2,改为每变化一次就改变距离之后时间缩小了5倍,因为这样每达到一个叶子节点均摊的计算量都不足n。
这里第二种代码,中dfs函数的参数列表多了一个sum来维护距离
枚举到叶子节点再计算的代码: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11 09:03:05
阅读次数:
128
题意:有n个人,接下来n行是n个人的价值,再接下来n行给出l,k说的是l的上司是k,这里注意l与k是不能同时出现的链接:点我dp[i][1] += dp[j][0],dp[i][0] += max{dp[j][0],dp[j][1]};其中j为i的孩子节点。第二次做感觉已经很水了 1 #includ...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10 23:54:55
阅读次数:
207
二叉树是树(Tree)这一数据结构中非常重要的子类,其中每一个节点最多存在两个子节点,在代码中表示就是,除了本身的 Data 值,还会带有 Left 和 Right 子节点。如下图所示,用形如图中的结构构成了整棵树。任何一种数据结构,都会存在遍历的顺序问题,比如链表,堆栈等等;二叉树这种数据结构也有...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5-10 23:52:12
阅读次数:
156
二叉树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
二叉树是n(n>=0)个结点的有限集合,该集合或为空集,或由一个根结点和两棵互不相交的,分别称为根结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二叉树组成(递归定义)
满二叉树:对于这样的一棵二叉树,如果所有分支结点都存在左右子树,且所有叶子节点都在同一层上,称这样的二叉树为满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如果一棵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的结构与满二叉树的前n个结点完全相同,称之为完全二叉树。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10 20:33:27
阅读次数:
156
jquery之empty()与remove()区别要用到移除指定元素的时候,发现empty()与remove([expr])都可以用来实现。可仔细观察效果的话就可以发现。empty()是只移除了 指定元素中的所有子节点,拿$("p").empty()来说,他只是把dsfsd中的文本给移除了,而留下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5-09 23:26:22
阅读次数:
142
题目描述 这次是使用在线算法解决这个问题。 两个节点的最近公共祖先就是这两个节点的通路上深度最浅的那个节点。 可以通过一遍深搜把树转成数组:每次经过一个节点(无论是从父节点进入还是从子节点返回)时,把它放入数组。同时要记录每个节点在数组中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 使用RMQ-ST算法预先计算2^k长度区...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09 23:18:38
阅读次数:
162
堆排序与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一样都是时间复杂度为O(N*logN)的几种常见排序方法。学习堆排序前,先讲解下什么是数据结构中的二叉堆。二叉堆的定义二叉堆是完全二叉树或者是近似完全二叉树。二叉堆满足二个特性:1.父结点的键值总是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任何一个子节点的键值。2.每个结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都...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5-09 17:25:40
阅读次数:
166
使用递归(隐式地使用栈)时间代价O(E+V)输入:图G、起点start(int)算法过程DFS(G, start)1. 访问start节点,color[start]=visited2. preVisit();在访问子节点前,对start节点进行处理,比如print之类的3. 循环,对于和start相...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08 20:04:55
阅读次数:
140
以前一直以为分支限界跟回溯差不多,最近又看了看算法,其实两者大不一样。 回溯是对状态空间树进行深度优先搜索,通过约束函数来去除不符合条件的叶子或是树枝(如果某个非叶子节点不符合约束函数,以该节点为根的树杈就可以直接剪掉了,所以回溯其实是一个剪树枝的过程)。到最后没有被剪掉的部分,就是全部的可行解,如...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08 19:57:01
阅读次数:
117
在SQL Server :理解数据页结构我们提到每条记录都有7 bytes的系统行开销,那这个7 bytes行开销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我们一起来看下。数据记录存储我们具体的数据,换句话说,它存在堆表里,或者存在聚集索引的叶子节点。数据记录结构是为了让SQL Server更高效的管理数据。我们来看...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5-07 23:39:48
阅读次数: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