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章:扯扯淡 特此总结一下写的一个简单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过程,我要强调一下“自顶向下”这个介绍方法,因为我觉得这样更容易让没有接触过设备驱动程序的童鞋更容易理解,“自顶向下”最初从《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这本书学到的,我觉得有时候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第一章:测试程序 咦?你怎么跟别人的思路.....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6-29 00:24:24
阅读次数:
691
一个Binder实例
我们Binder的学习将从下面的一个实例开始。根据Android文档中的描述,创建一个Binder服务主要包括如下3步:
下面具体看一下在eclipse中是如何开发一个Binder应用的。
第一步:在工程目录下定义aidl文件。
1
2
3
4
5
6
7
8...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4 23:37:06
阅读次数:
400
有人说,要深入理解计算机,有两个途径: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我想,对于自己,更适合从最基本的开始,由底层向高层前进。
所以, 先拿汇编语言下手吧!
说到汇编语言,记得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那是相当的令人难受,所有的指令我都认识,但组在一起就不认识了。直到后来,照着《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做了一个小OS,才真正不晕了。...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4 23:00:54
阅读次数:
256
假设要实现非递减排序,则需要用要大顶堆。此处设计到三个大顶堆的操作:(1)自顶向下调整操作:MaxHeapify(对应堆的SiftDown操作)、(2)利用数组建立大顶堆:BuildMaxHeap、(3)不断交换堆顶元素(堆的最大元素)和堆的末尾元素,实现非递减排序。
优先队列分为最大优先队列和最小优先队列,分别借助于大顶堆和小顶堆。
优先队列有以下基本操作:(1)提取队列中的最大(小)元素;(2)提取队列中的最大(小)元素并从队列中删除;(3)将队列中元素为x的关键字减少(增大)到k,这里假设k的值不大(...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2 20:58:26
阅读次数:
319
(二叉)堆是一个数组,是一颗近似完全二叉树,分为大顶堆&小顶堆。表示堆的数组A有两个属性:(1)A.length表示数组元素的个数;(2)A.heap-size表示有多少个堆元素存储在数组A中。更多的关于堆的性质的介绍:算法导论第三版:p85-p89、编程珠玑:p141-p145。
堆的操作主要包括堆插入、堆删除两个,而堆插入设计到FixUp操作(自底向上调整),堆删除涉及到FixDown操作(自顶向下调整,大顶堆时对应算法导论上的MAX-HEAPIFY操作)。
本文主要给出的是大顶堆和小顶堆的基本操作的C...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2 13:58:41
阅读次数:
158
一. 算法描述 自顶向下的归并排序:采用分治法进行自顶向下的程序设计方式,分治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分解、求解、合并。先将长度为N的无序序列分割平均分割为两段然后分别对前半段进行归并排序、后半段进行归并排序最后再将排序好的前半段和后半段归并 过程(2)中进行递归求解,最终下图详细的分解了自顶向下的合并.....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9 06:34:51
阅读次数:
126
WHAT?集成是这样一种软件开发行为:将一些独立的软件组合为一个完整的系统。WHY?更容易诊断缺陷尽早获得一个可工作的产品更好的顾客关系增强士气更可靠地估计进度表更准确的现状报告HOW?集成的两种方式阶段式集成(爆炸集成)增量集成(滚雪球集成)增量集成的策略自顶向下(Top-Down):使用底层s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8 17:48:18
阅读次数:
170
算法导论读书笔记(17)目录动态规划概述钢条切割自顶向下的递归实现使用动态规划解决钢条切割问题子问题图重构解钢条切割问题的简单Java实现动态规划概述和分治法一样,
动态规划 (dynamic programming)是通过组合子问题的解而解决整个问题的。分治法是将问题划分成一些独立的子问题,递归地...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9 22:10:01
阅读次数:
397
归并排序原理:
归并排序用到的是分治思想,即把一个大问题分成两个小问题,然后把一个小问题再分为两个更小的小问题,从最小的问题开始解决,然后把小问题的结果进行整合,最终解决大问题,这种思想是自顶向下的方法,特点是先进行递归,最终进行排序,在之后的快速排序中可以看到,快速排序特点是先进行排序,后进行递归...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9 06:15:26
阅读次数:
280
第二阶段总结
经过了前二个阶段近30节介绍,一个完全基于前台配置的销售管理系统即架构成功,并可以使用。当然实际的需求还是千变万化,五花八门,但只要是符合关系数据库原理,只要是以记录作为管理的主体,那就只是一个字段和表扩充的过程了。在搭建系统整个过程中模块采用了自顶向下生成的方式。对于层次多,关系复杂的系统也是一样的,设计合理,逻辑清楚,模块只要一个个搭就行了。开发好以...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7 03:06:45
阅读次数: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