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registerServiceWorker可以运用于主流框架,它只是为了简化缓存机制产生的js包,以下的例子是在Vue中使用这个文件可以视情况用或者不用,它是用来做离线缓存等任务的,实际上就是为Vue项目注册了一个service worker。这样的话,如果在线上,只要访问过一次该网站,以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21 12:25:11
阅读次数:
6
kube-system:是 namespace 名称 1、查看命名空间 kubectl get all -n kube-system 2、删除deployment(先删除deployment,删除后replicaset.apps 和 pod 自动就被删除了) kubectl delete deplo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21 11:45:05
阅读次数:
4
HMSNearbyService是HMSCore的一个重要特性,基于Wi-Fi/蓝牙底层技术,帮助游戏玩家快速发现周边的人,并在设备间自动建立低延时、高可靠、零流量的数据传输通道,提升游戏体验。一、NearbyService可以在以下方面为您的游戏提供更好的体验1、一键联机现有的本地联机方案需要用户接入同一个路由器,若无路由器则需用户手动建立热点,操作繁琐。NearbyService可以实现一键本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21 11:43:56
阅读次数:
7
概念 我们在创建Servlet时会覆盖service()方法,或doGet()/doPost(),这些方法都有两个参数,一个为代表请求的request和代表响应response。 service方法中的response的类型是ServletResponse,而doGet/doPost方法的respo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20-11-20 12:11:10
阅读次数:
14
ServiceMesh是近两年比较火的微服务化新方式,也产生了一大批以Istio为代表的ServiceMesh实现。image.png微博基于实际业务需求,打造并开源了自己的WeiboMesh,并且内部已经在重点业务上进行大规模落地。本文将从如下几个部分为大家详细解读WeiboMesh,希望可以为大家带来服务化方向上的一些灵感,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业务:微博服务化挑战服务化新思路WeiboMesh方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20 12:10:29
阅读次数:
9
由于quartus 19.4不支持直接在工程中启动modelsim一起联合仿真,所以需要自己写tb文件。 对于一个新安装的quartus 19.4。 首先需要做的第一步: 点击“Launch Simlulation Library Compiler”生成altera的库文件。 进入下图所示: 1、选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9 12:38:17
阅读次数:
6
在试图运行multi_uav_mavros_sitl_sdf.launch时报错: while processing /home/sp/src/Firmware/launch/single_vehicle_spawn_sdf.launch:Invalid <param> tag: Cannot lo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9 12:17:57
阅读次数:
5
1.在项目springcloud下,新建微服务product-data-service 2.修改pom.xml文件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1-19 12:04:49
阅读次数:
7
前端环境变量配置 一、为什么要配置环境变量 在公司,一个项目一般会有开发版本、测试版本、灰度版本和线上版本,每个版本会对应相同或不同的数据库、API地址。为了方便管理,我们通常做成配置文件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环境,加载不同的文件。如果手动修改代码中加载配置文件的路径也可以,但是太麻烦,最重要的是很lo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8 13:22:03
阅读次数:
51
配置开发环境 "scripts": { "serve": "vue-cli-service serve --mode development", "serve:test": "vue-cli-service serve --mode test", "serve:pre": "vue-cli-serv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8 12:47:07
阅读次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