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2016/01/04] 俺们在开发IOS程序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NSLog输出一些信息,甚至有的开发过程,必须在控制台查看输出,有经验的程序员通过控制台输出就能知道整个数据交互的一个流程。但是一个发布的程序,里面带有太多的NSLog输出,肯定对于App性能有所影响,这时候我们可以...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6-01-04 19:49:35
阅读次数:
201
一直以来没分清什么时候该使用assert,什么时候该使用if。现在将其记录下来assert 用于检查参数的合法性以及某个预期的结果等,assert只在debug模式中在在。assert是面向程序员的,而不是面向用户,主要方便程序员能够检查及快速定位程序的逻辑错误(程序员自身带来的问题),如果在调试程...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12-20 14:33:33
阅读次数:
128
1、设置断点 2、启动servers端的debug模式 3、运行程序,在后台遇到断点时,进入debug调试状态 ============================= 作用域 功能 快捷键 全局 单步返回 F7 全局 单步跳过 F6 全局 单步跳入 F5 全局 单步跳入选择 Ctrl+F5 全局...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12-17 12:22:13
阅读次数:
147
经常在源码中看到类似于如此定义debug模式#if DEBUG#define NSLog(FORMAT, ...) fprintf(stderr,"\nfunction:%s line:%d\n%s\n", __FUNCTION__, __LINE__, [[NSString stringWi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12-08 20:24:47
阅读次数:
175
121.Java的equals,经常被坑。project的status是Short类型的变量。project.getStatus().equals(2);false整数2默认的类型的int,有这个印象,网上也是这么说的。我想通过debug求证下,看看Short的equas,但是那个obj竟然无法“watch”,debug模式也看不出类型,郁闷。这个时候2被当作Integer,通过debug发现的。...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11-29 13:37:38
阅读次数:
126
1、编译安装过程优化在编译Nginx时,默认以debug模式进行,而在debug模式下会插入很多跟踪和ASSERT之类的信息,编译完成后,一个Nginx要有好几兆字节。在编译前取消Nginx的debug模式,编译完成后Nginx只有几百千字节,因此可以在编译之前,修改相关源码,取消debug模式,具...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11-23 16:24:58
阅读次数:
235
1、编译安装过程优化在编译Nginx时,默认以debug模式进行,而在debug模式下会插入很多跟踪和ASSERT之类的信息,编译完成后,一个Nginx要有好几兆字节。在编译前取消Nginx的debug模式,编译完成后Nginx只有几百千字节,因此可以在编译之前,修改相关源码,取消debug模式,具...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11-22 01:31:21
阅读次数:
308
有人说Android 的调试是最坑的,那我只能说是你不会用而已,我可以说Android Studio的调试是我见过最棒的。好了开始写一个简单的调试程序,我们先来一个for循环?12345678for (int i = 0; i 设置断点(点击红点位置添加或取消断点)点击debug模式运行查看调试面板...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5-11-16 00:44:21
阅读次数:
197
android Run模式也会出现"Waiting for debugger"的解决方法出现“waiting for debugger”窗口是在debug模式下运行出现的。但是,今天我在run模式下也出现了此窗口,并且一直如此。卸载程序重新运行也是如此。android真机在脱离电脑的情况下,会一直死...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5-11-11 11:20:43
阅读次数:
282
一、三元运算格式:变量=值1if条件else值二Example1:a=3name="wang"ifa==2else"zhang"printnameExample2:a=input("plsinputanum:")print"OK"ifa==2else"NO"二、pycharm断点调试:先在关键地方打上断点后,运行debug模式,此时到第一个断点的行会显示高亮,则表示此处将被执行,..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11-07 19:15:15
阅读次数: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