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sync 与传统的cp、tar备份方式相比,rsync具有安全性高、备份迅速、支持增量备份等优点,通过rsync可以解决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数据备份需求,例如定期的备份文件服务器数据到远端服务器,对本地磁盘定期做数据镜像等。随着应用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提出的更好的要求,r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7-28 16:56:06
阅读次数:
97
Experiments 我们首先考虑四个房间域中的导航任务(Sutton、Precup和Singh 1999)。我们的目标是评估一组完全自主学习的option从环境的突然变化中恢复过来的能力。(Sutton,Precup,and Singh 1999)对一组预先指定的选项提出了一个类似的实验;我们的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7-28 14:16:42
阅读次数:
85
恢复内容开始 eval() 函数用来执行一个"字符串表达式",并返回表达式的值。 语法 以下是 eval() 方法的语法: eval(expression[, globals[, locals]]) 参数 expression -- 表达式。 globals -- 变量作用域,全局命名空间,如果被提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07-28 14:15:38
阅读次数:
83
一、RDB 详解 RDB 是 Redis 默认的持久化方案。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执行指定次数的写操作,则会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磁盘中。即在指定目录下生成一个dump.rdb文件。Redis 重启会通过加载dump.rdb文件恢复数据。 从配置文件了解RDB 打开 redis.conf 文件,找到 S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7-28 00:28:09
阅读次数:
111
Redis支持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持久化功能有效地避免因进程退出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当下次重启时利用之前持久化的文件即可实现数据恢复。RDB持久化RDB持久化是把当前进程数据生成快照保存到硬盘的过程,触发RDB持久化过程分为手动触发和自动触发。手动触发数据持久化手动触发分别对应save和bgsave:save指令:阻塞当前redis服务器,直到RDB过程完成为止(线上不建议使用,阻塞时间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7-27 10:01:33
阅读次数:
97
在分布式系统中,为了解决单点问题,通常会把数据复制多个副本部署到其他节点,以便满足故障恢复和负载均衡等需求。redis也是如此,它为我们提供了复制功能,实现了相同数据的多个副本。复制功能是redis高可用的基础,不管是哪种集群方案,都是基于底层的主从复制原理进行的。配置redis主从复制在redis的主从复制中,和其他服务一样,都有master和slave两个角色,默认每个redis节点都是主节点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7-27 10:01:05
阅读次数:
125
Window快捷键 功能快捷键 两个程序屏幕切换 Alt+Tab 我的电脑 Ctrl+E 进入桌面 Ctrl+D IDEA快捷键 快捷键含义 alt+insert 在文件夹上打开快速创建列表 包 类 文件等 可以用于调出代码生成列表 ctrl+alt+s 打开软件配置页面 psvm+enter 创建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7-26 23:02:22
阅读次数:
81
lvs-dr实现mysql负载均衡集群 环境说明: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均为centos7,vip和rip在同一网段,使用lvs-dr模型来实现mysql集群服务 所有服务器均已配置好处VIP外的静态IP 两台mysql服务器的主机名分别是node1和node2,且已安装并启动好mysql 1. DR上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7-26 19:51:24
阅读次数:
111
环境:linux、oracle12c 1、将目标数据库注册到恢复目录 将恢复目录表中创建记录 将目标数据库中控制文件的数据复制到恢复目录 将恢复目录和控制文件同步 [oracle@12c oracle]$ rman target sys/oracle@orcl catalog rman_catalo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7-26 19:25:09
阅读次数:
58
环境:linux、oracle12c 1、rman脚本的类型 1)本地脚本 只能使用在特定的target database 2)全局脚本 可以使用在恢复目录中所有的target database 2、创建脚本 rman的本地脚本和全局脚本可以同名 连接目标数据库和恢复目录 CREATE [GLOBA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7-26 19:23:06
阅读次数: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