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命令 top -d 3 ##每3秒监控一次 第一行,任务队列信息,同 uptime 命令的执行结果,具体参数说明情况如下: 14:06:23 — 当前系统时间 up 70 days, 16:44 — 系统已经运行了70天16小时44分钟(在这期间系统没有重启过的吆!) 2 users — 当前有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06-21 17:10:09
阅读次数:
162
1.什么是线程池
定义:线程池是指管理一组同构工作线程的资源池组成部分:
线程管理器(ThreadPool):用于创建并管理线程池。包括创建线程池,销毁线程池,添加新任务工作线程(PoolWorker):线程池中的线程任务接口(Task):每个任务必须实现的接口,一共工作线程调度任务的执行任务队列:用于存放没有处理的任务,提供一种缓冲机制
2.为什么要使用线程池
通过重用现...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6-16 21:48:15
阅读次数:
205
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类似于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下面详细介绍它的使用方法。 统计信息区前五行是系统整体的统计信息。第一行是任务队列信息,同 uptime 命令的执行结果。其内容如下: 第二、三行为进程和CPU的信息。当有多个CP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6-11 18:50:33
阅读次数:
259
[一]任务队列的好处 >松耦合:生产者和消费者无需知道彼此实现的细节,只需要约定好任务的描述格式。这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由不同的团队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编写。 >易于扩展:消费者可以有多个,而且可以分布在不同的机器。可以轻易降低单台服务器的负载。 [二]使用redis实现简单的任务队列(生产者消费者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27 14:27:49
阅读次数:
209
上篇文章讲了简单队列的使用,这其实就是RMQ给的demo,实际并没有什么用 本篇讲讲工作模式队列,也称之为任务队列 一个生产者发布了多条消息,消费者A可以接受消息,接受消息后该消息就消除,消费者B可以接受其他消息 使用场景,一些数据库操作比较缓慢的话可以分别给多个接口调用,降低压力,或者抢单场景也能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22 15:19:33
阅读次数:
149
1.查看某一个具体进程下的所有线程情况: 2.top指标详解 01:06:48 当前时间up 1:22 系统运行时间,格式为时:分1 user 当前登录用户数load average: 0.06, 0.60, 0.48 系统负载,即任务队列的平均长度。三个数值分别为 1分钟、5分钟、15分钟前到现在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13 08:52:37
阅读次数:
122
不依赖系统,以及不依赖yii事物机制,则考虑人为触发。触发可以写在总体的公共页面上,但是考虑到对数据库以及WWW服务器的压力问题,程序的延迟问题,需要对执行函数进行一些优化。 首先,我们考虑对数据库的压力,每次点击页面,我们都让他触发监听系统,监听系统首先要判断此时是否需要更新我们的任务队列(任务队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6-05-09 20:33:59
阅读次数:
164
简单原理一个比较简单的线程池至少应包含线程池管理器、工作线程、任务队列、任务接口等部分。
线程池管理器(ThreadPool Manager)的作用是创建、销毁并管理线程池,将工作线程放入线程池中;
工作线程是一个可以循环执行任务的线程,在没有任务时进行等待;
任务队列的作用是提供一种缓冲机制,将没有处理的任务放在任务队列中;
任务接口是每个任务必须实现的接口,主要用来规定任务的入口、任务执行完后的...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5-07 10:33:22
阅读次数:
185
HandlerThread最大的优势在于引入MessageQueue概念,可以进行多任务队列管理。 HandlerThread背后只有一个线程,所以任务是串行依次执行的。串行相对于并行来说更安全,各任务之间不会存在多线程安全问题。 HandlerThread所产生的线程会一直存活,Looper会在该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03 17:59:42
阅读次数:
182
如同名称描述的那样,这个类就是个taskqueue,也就是任务队列,添加任务到队列,然后由MessageLoop去执行task,比较关心的函数如下: 将closeure封装到了 PendingTask 这个里边值得注意的是 from_here 这个其实就是个位置信息,记录了当前代码所在文件,代码所在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03 02:02:37
阅读次数: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