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堆和栈,它们在哪儿?问题描述编程语言书籍中经常解释值类型被创建在栈上,引用类型被创建在堆上,但是并没有本质上解释这堆和栈是什么。我仅有高级语言编程经验,没有看过对此更清晰的解释。我的意思是我理解什么是栈,但是它们到底是什么,在哪儿呢(站在实际的计算机物理内存的角度上看)?
1、在通常情况下由操作系统(OS)和语言的运行时(runtime)控制吗?
2、它们的作用范围是什么?
3、它们的大...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29 06:23:05
阅读次数:
211
首先extern关键字: extern是C/C++语言中表明函数和全局变量作用范围(可见性)的关键字,该关键字告诉编译器,其声明的函数和变量可以在本模块或其它模块中使用。 通常,在模块的头文件中对本模块提供给其它模块引用的函数和全局变量以关键字extern声明。例如,如果模块B欲引用该模块A中定义的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3-23 12:51:00
阅读次数:
194
数据流分类: 事务型数据流(银行存款取款进入不同流程)--事物处理中心 变换型数据流(过滤大量数据提取有用的) ???????????????????? 软件模块结构的改进方法: 模块功能的完善化(出错处理) 消除重复功能,改善软件结构(4种合并方案) 模块的作用范围应在控制范围之内(班长找本班,不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22 12:27:21
阅读次数:
208
angular.js中,指令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angular.js指令指的是以ng为前缀的HTML属性。在之前的ng-app、ng-model等,都属于指令。
angular.js中的基本指令包括如下内容:
· 1.ng-app/ng-model
ng-app指令用于声明angular,js的作用范围,ng-model用于声明模型。这些在之前都已经进行过详细介绍。
2.ng-...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6-03-18 16:13:23
阅读次数:
170
1.在C++ 程序中调用被C 编译器编译后的函数,为什么要加extern “C”?答:首先,extern是C/C++语言中表明函数和全局变量作用范围的关键字,该关键字告诉编译器,其声明的函数和变量可以在本模块或其它模块中使用。通常,在模块的头文件中对本模块提供给其它模块引用的函数和全局变量以关键字e...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3-09 19:02:13
阅读次数:
344
一.变量和常量 1.作用范围 变量的有效范围是指程序代码能够访问该变量的区域,若超出变量所在区域访问变量则编译时会出现错误。在程序中,一般会根据变量能够访问的区域将变量分为“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1)成员变量 在类体中定义的变量被称为成员变量,成员变量在整个类中都有效。类的成员变量又可分为静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2-23 00:51:07
阅读次数:
328
Verilog中parameter(参数)与define(宏定义)的区别 语句格式 parameter xx=yy; (有分号) ’define xx yy (无分号) 作用范围 参数是局部的,只在其定义的模块内部起作用,而宏定义对同时编译的多个文件起作用。即使在某一个模块内部指定的宏定义,在编译过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2-20 13:08:36
阅读次数:
183
局部变量:不是声明在类体括号里面的变量 (1)必须要先赋值,后使用,否则通不过编译,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初始化值 (2)作用范围:定义开始到定义它的代码块结束 (3)同一范围内,不允许2个局部变量命名冲突 参数传递时,简单类型进行值转递 (参数进行传递时都会先去栈中生成一个副本的,使用结束后释放) 自动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2-13 14:37:32
阅读次数:
194
一、Bash环境变量bash中变量有四种种类型:环境变量、本地变量(局部变量)、位置变量、特殊变量。1.环境变量环境变量作用范围最广,所有bash进程都能够访问环境变量中的值,定义环境变量的方法是使用export关键字。举例:kdyzm@kdyzm:~$exportA=abc
kdyzm@kdyzm:~$echo$A
abc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02-01 15:55:58
阅读次数:
345
以前一直使用loadrunner,最近入职新公司后需要使用jmeter,这里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同时会和自己使用loadrunner的情况相比较,以后也会不断总结,GO! 一、组件的作用域 元件收集其作用范围的每一个sampler元件的信息并呈现,在jmeter中,元件的作用域是靠测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1-29 21:12:37
阅读次数:
358